现代女性已经和男人一样撑起了半边天。忙于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女性很容易忽略自身的健康情况。例如乳房胀痛、痛经、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等。这些小小的症状也可能影响全身健康。下面,寻医问药小编来介绍四招帮助女性保持胸部健康。
1、缓解乳房胀痛:点揉膻中穴3-5分钟
膻中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属任脉,是八会穴之“气会”,有通调周身(特别是上焦与中焦)气机的作用,与循环、呼吸、免疫系统功能相关。
方法:可点揉膻中穴的同时,有意识地控制呼吸方式——即改浅、短、促呼吸,为深、长、慢的均匀呼吸,如此持续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郁结的气机很快得以缓解。
症状:如生气、激动、抑郁等引起气机不畅,导致胸闷气短、心悸胸痛、气顶呃逆、乳房胀痛、双胁胀闷等不适。
2、刺激乳房发育:乳根穴为乳腺疾病主穴
乳根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属足阳明胃经,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气血充盈则有利于乳房发育。
方法:每天早晚各点揉乳根穴200下。
症状:中医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根穴位于乳房下方根部,是历代针灸医家治疗乳房发育不良、产后少乳、乳汁不通、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的主穴。此外,有宣肺利气的功效,可用于咳嗽、气喘、呃逆等气机不畅之疾患。
3、防治乳腺疾病:提拿乳筋3-5次
乳筋位于胸部外侧,与肩部连接处的大筋(解剖结构主要是胸大肌、胸小肌),相当于脾经周荣穴-胸乡穴附近(注:参考配图胸腹部)。周,遍布、环绕之意;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之象;乡,原野寥廓之处。从字面不难看出,古人比喻胸怀宜空旷开阔,则万事欣欣向荣。
方法:拇指和其余四指微曲,如钳状夹持此处大筋,继而用力提拿深层肌肉,在指下产生滑动弹跳感最佳。此法刺激较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操作3-5下即可。疼痛过后局部温热,并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
症状:适用于上述各类胸廓、乳腺疾病的防治与保健,还可以用于缓解某些心血管急症,如心绞痛发作、晕厥、休克等。
4、“刮”走气滞血瘀:上背部刮痧或游走罐
此法为中医常用的“前病后治”之法,即躯干前方胸部的疾病选用后方背部对应区域进行治疗。重点选取肩胛骨附近肌肉丰厚处,分内、上、下三组进行(注:参考配图中的红色区域),方向由上往下、由中间向两边。
方法:刮痧每1-2周一次,痧气重者可每周2次。刮痧、拔罐操作时及操作后都应注意避风保暖,治疗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2小时内不宜洗澡,忌洗凉水澡。
疾病:本方法适合各种心肺、胸廓、乳腺疾患,特别是气滞、血淤、血热、外感等偏实症者。偏虚症者可在【膻中穴】,或在上背部膀胱经反应点施灸,每日1次,每次至少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