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女人都爱逛商店,即使不买东西,也喜欢转转。事实上,60%左右的男性也曾“冲动性购物”,就像刚刚热播的电影《天生购物狂》中上演的那样,与购物相关的心理症状复杂多样。购物狂不在于消费的数额有多大,而是伴随购物产生的各种情绪、行为失调症状,“冲动型超购症”、“后悔型超购症”“恋物癖超购症”等各种与购物有关的心理障碍已在一些医院心理门诊部涌现。
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少人对商品的一种疯狂乃至病态的占有欲往往源自内心巨大的压力。不少人花大笔钱财购物是面对痛苦和压力时,转移注意力,回避痛苦的一种方式。他们中不少人可能是因为缺乏自尊自信、内心空虚、压抑等。另外,商家的广告造成强烈的感官冲击,也刺激着人们的购物冲动。
如何纠正过于强烈的购物欲望,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首先,要尽量摆脱“诱因”,让自己远离各种外部刺激和诱惑。例如,当有购买冲动时,转移注意力,可选择运动、看电影、看书等你感兴趣的活动。要是实在忍不住想买点什么,不如去逛书店。仔细阅读和选择图书的过程既满足购买欲,又不会花费太多。克制不住来到了商场,也一定要让自己只看不摸。眼球吸引后的触摸欲常常诱使我们买一些不太需要的东西,只看不摸,购买的欲望就不太容易被激发。
再有,当内心觉得空虚或烦躁,很想去购物时,可以先打电话或当面向朋友倾诉,这样可以先让自己不安的情绪得到缓解。实在要去也最好请个参谋陪着一块去,倾听别人建议的过程可帮助自己抑制不理性的购物冲动。
另外,购物时养成“就重避轻”的习惯。出门前将必须要买的东西写在小条上随身携带。每次被其他物品吸引时就告诫自己“先买有用的东西,然后再回来逛”,这样可以有效地克制购买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