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接时的壮阳饮食

一般说来,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扶助阳气,中医认为:“当春之时,食应减酸宜甘,以养脾壮阳。具体饮食法则我们一起来了解。

在春天,有“春困”一说。春节放假几天,许多人都会选择在家睡懒觉,以此弥补一年的辛劳。但“春困”是因为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所以往往日高三丈,人们的睡意还未消。但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在起居方面要按照《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夜卧早起”,逐渐调整生活习惯,由冬天的晚上9—10点睡觉逐渐改为10—11点左右睡觉,早上则要适当早起,以助生阳之气升发。

除了要“夜卧早起”之外,趁着万物复苏的春季加强户外锻炼,尽量到公园、广场等空气清新的地方多活动,使春气升发有序,阳气增长有路,符合“春夏养阳”的要求。

在自然环境中去锻炼,能吸收到更多的新鲜空气,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机体更迅速、更准确地调节好体温,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抵御和杀死多种病菌,还可以有效地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等疾病。

春季应适当食用辛温升散食品

说到春节,肯定少不了要考虑“吃”的问题。春节到底食用什么东西好呢?一般说来,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扶助阳气,中医认为:“当春之时,食应减酸宜甘,以养脾壮阳。”所以,应该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为此,推介以下三种常用药食粥:

枸杞粥:枸杞子2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枸杞明目,该粥可滋补肝肾,使目光明亮。肝炎患者服用此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