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环境情况下 女性不宜怀孕

不孕不育是一个古老而又沉重的话题,那么究竟为何会不孕呢?在哪些情况下,女性不宜怀孕呢?

女性从怀孕到分娩要经过40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女性的体内发生着巨大的生理变化。子宫由原来的约7厘米×5厘米×3厘米大小增加到约35厘米×22厘米×25厘米大小,腹部胀大、膈肌抬高,同时呼吸变粗,呼吸频率增加。

心脏也发生移位,心率增快,由于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肾脏过滤增多,负担加重。同时由于孕期激素的变化导致轻度水肿。所以,当出现下述情况时,均不宜怀孕,以免对孕妈妈及胎宝宝的生命造成威胁。

①男女任何一方患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感等,要避免怀孕。

②女方患心、肝、肾等慢性疾病的,要等病情缓解后,经医生检查诊断病情不影响怀孕时,方可怀孕。

③长期使用抗癌、抗癫痫及链霉素等药物的人员,应在停服一段时间后再怀孕。

④口服避孕药者,在改用工具避孕三个月后再怀孕。如果因用避孕药失败而怀孕时,需要终止妊娠。

⑤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需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然后才可怀孕。

⑥密切接触小动物的人员,如猫、狗等,最好不要怀孕。因为这些动物能传播弓形虫病原,影响胎宝宝发育,可导致早期流产或胎宝宝大脑发育异常、小头畸形、脑积水等。

⑦夫妻双方在性生活不和谐、疲劳等情况下,最好不要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