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安全洗浴的三大注意事项

洗澡是一种很好的日常保健方法。不止可以清洁我们的身体,还能放松我们的身心,对于准妈妈们来说,正确的洗澡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健康,不过,针对特殊的孕期阶段,我们想给准妈妈们提个醒,在洗澡时一定要注意下面的这些问题。

1、水温不宜过高

医学研究表明,水温如果过高,孕妇全身皮肤、肌肉血管扩张,可引起子宫胎盘血流量短时间减少,造成胎儿缺氧。早期的胚胎生活在高温环境下,极易受到伤害,高温会杀死那些分裂中的细胞,使组织停止发育,特别是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极易受到损伤而造成畸胎。临床研究发现,孕妇体温较正常上升2℃时,就会使胎儿的脑细胞发育停滞;如果上升3℃,则有杀死胎儿脑细胞的可能,而且因此形成的脑细胞损害多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损害,孩子出生后可出现智力障碍,甚至可形成畸形,如小眼球、唇裂、外耳畸形等,有的还可导致癫病发作,严重者还可导致流产。

2、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浴室内由于通风不良,空气混浊,湿度大,就会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再加上热水的刺激,会使人体内的血管扩张,这样血液流入人体躯干、四肢较多,而进入大脑和胎盘的血液就要相对暂时减少,氧气的含量也必然减少,且人的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力很低,就会造成洗澡时昏倒情况。如果孕妇洗澡时间过长,除发生以上情况外,还会造成胎儿缺氧。如果胎儿脑缺氧时间很短,一般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因此,一般孕妇一次洗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或以孕妇本身不出现头昏、胸闷为度。

3、孕妇洗澡忌坐浴

妇女洗澡坐浴是不利的,妊娠期洗澡更不应坐浴,尤其妊娠后期绝对禁止坐浴,以防引起早产。在正常情况下,女阴道保持一定的酸度,以防止病菌的繁殖。这种生理现象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有密切关系。妇女在妊娠时,尤其是妊娠后期,胎盘绒毛产生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孕激素的产生量大于雌激素。所以,在这阶段,阴道上皮细胞的脱落大于增生,会使阴道内乳酸量降低,从而对外来病菌的杀伤力降低。如果坐浴,浴后的脏水有可能进入阴道,而阴道的防病力减弱,就容易引起宫颈炎、附件炎,甚至发生宫内或外阴感染而引起早产。因此,孕妇不要坐浴,更不要到公共浴池去洗澡。

温馨提示:孕妇洗澡的注意事项

水温:和体温差不多或者比体温略高,一般来说水温应在38℃以下。因为如果水温或室温过高,很可能因为缺氧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而在孕后期更不能洗很烫的热水澡,洗澡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很容易出现缺氧、窒息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的甚至会胎死腹中。有的女性为了皮肤保健在淋浴时会冷热水结合,这种方法对孕妇来说很容易影响子宫和胎儿,孕妇不宜采取这种淋浴方法。

时间:在15~20分钟为佳另外,孕妇洗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孕妇淋浴时容易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浴室内空气逐渐减少、温度较高、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所致,加之热水的刺激会引起全身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孕妇脑部的供血不足。同时胎儿也会出现缺氧、胎心率加快,严重者还可使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孕妇洗澡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到20分钟左右时间里。

孕期必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所以很多事情都和孕前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找到正确的方法,很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