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巨大儿 孕期保健如何做?

对于宝宝,每个家庭都希望小宝宝能生下来就健康又聪明,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能常常看到生下来身体状况就不佳的小宝宝,巨大儿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在孕期,我们如何护理和保健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听到周围有朋友或同学说自己出生的时候有八斤多,我们父母辈的人也总是把孩子出生的时候体重高当做炫耀的资本,胎儿越大就越健康吗?宝宝出生时体重真的是越高越好吗?其实胎儿过大过胖会给胎儿自身和准妈妈带来很多健康隐患,除了新闻中偶见的出生时有十几斤的“巨婴”是“巨大儿”,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体重等于或大于4000克(也就是8斤),就已经可以称之为“巨大儿”了。孕期准妈妈应该严格预防孕育出“巨大儿”。

一、为什么会出现“巨大儿”?

造成“巨大儿”的因素,分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包括以下最常见的两种:一个是遗传因素,另一个是准妈妈孕期营养过剩,摄入蛋白质和糖类过度。

2、病理性因素相对复杂,有以下几种:准妈妈血糖异常(如患妊娠期糖尿病且未得到控制);Rh血型不合溶血症;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错位);Beckwith综合征等等。

二、“巨大儿”如何诊断?

对于过度肥胖、有糖尿病的准妈妈,平时就应重点观察,可以通过测量宫高和腹围推测胎儿体重,更准确的是根据B超检查的数据来预测胎儿体重。大于4000g的,就可称之为“巨大儿”。

三、孕育“巨大儿”有何危害?

A、对胎儿的危害

a、在分娩时由于“巨大儿”身体过胖、肩部过宽,通常会卡在骨盆里,通过勉强的牵拉过程易引发骨骼损伤,有时因为时间的延长,还会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b、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肩丛神经瘫痪,严重的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c、“巨大儿”易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疾病;

d、“巨大儿”中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等畸形的比例高于一般正常体重儿,并且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也较大,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易患人群;

e、如因为体重过大而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的新生儿因未经产道挤压,不易适应外界环境的骤变,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液体,肺部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者。

B、对孕产妇的危害

一般来说,胎儿体重正常的情况下,胎儿都是通过母体的骨盆娩出的,但“巨大儿”的胎头大而硬,往往胎头会在骨盆入口处“搁浅”,再加上“巨大儿”身体过胖或肩部脂肪过多,同时并发肩难产,则困难更大,常需施行剖宫产。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母亲健康和生命。

a、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由于阴道过度伸张或撕裂易造成子宫脱垂;

b、分娩期的延长、子宫收缩不良容易造成产后大出血甚至死亡,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产妇死亡率为0.488%,其中“巨大儿”造成的难产死亡率高于顺产死亡率;

c、由于胎儿太大出生时会很困难,容易导致产程长、难产及产道撕裂伤。情况严重的,不但阴道裂伤,甚至会发生子宫和膀胱破裂;

d、剖宫术后引发的伤口感染、腹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等症,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

四、准妈妈如何预防孕育出“巨大儿”?

1、应按时作糖筛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

本身有糖尿病的准妈妈,孕期一直要特别重视对血糖的控制,平时血糖正常,但怀孕后由于体内的胰腺功能不正常,导致血糖偏高而患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也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否则这些偏高的血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正常胰腺组织分泌的胰岛素将这些糖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导致胎儿体重增长比正常体重孕母所生的胎儿快,到足月分娩时就长成了“巨大儿”。

2、饮食要适量。孕妇要少吃多餐,尤其孕中期以后,每天可以吃5-6餐,但每餐以八分饱最好。孕期忌讳暴饮暴食,每日摄入的营养能够满足孕妇和胎儿的需要即可。经常吃一些含铁和含钙高的食物,补充充足的蛋白质,以摄入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

3、应适度运动。只要没有医生要求的保胎需要,孕妇不要整天坐着或躺着。要通过运动消耗掉摄入的过多的热量。

4、及时产检,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当发现胎儿增长过快时,应该及早去医院做一次糖耐量的检测,并向医生咨询如何合理调整饮食。

在孕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上面的预防工作,这样我们的小宝宝生产下来才能更健康,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