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为什么还有“月经”?月经一向正常的已婚妇女突然停止来潮,这是孕育新生命的吉兆。但有少数妇女在怀孕后头3个月内,每月的原月经周期仍有少量阴道流血。
孕后还来月经,是孕卵着床后所发生的孕卵植入性出血。妊娠初期,当卵子受精植入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始在尿中出现,妊娠第8周达到高峰。这种激素的作用与黄体生成素相似,能使卵巢黄体发育为妊娠黄体。
结合相关知识,雅虎小编就这一问题给大家推荐了几篇精彩文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更多帮助,不妨看看吧!
妊娠黄体继续分泌雌、孕激素,从而使子宫内膜成为蜕膜,保证受精卵的继续发育生长。
如果孕妇体内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使卵巢黄体转化为妊娠黄体,同时真蜕膜与包蜕膜未完全融合,有小部分子宫内膜仍处于活动状态,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于是就会每月出现比月经量少甚至不易觉察的出血。
但到妊娠3个月后,主要由胎盘分泌性激素,代替了卵巢的功能,此时真蜕膜与包蜕膜融合,就不会再来月经了。
一般说来,孕后出现的阴道流血不影响胎儿发育和母体健康,故不需特殊治疗。
要注意的是,当月经周期或月经量发生变化时,最好到医院检查,以明确变化的原因。
孕期阴道出血就是流产?
一女性在妊娠2个月后开始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虽卧床休息,但流血却逐日增加,竟到了近似月经量的程度。该女性平时并无阴道不规则流血的现象,但在妊娠时为什么会出现阴道出血现象呢?
原来,大多数妇女婚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
怀孕后,随着妊娠月份的进展,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不断提高,使宫颈的柱状上皮向外移动、组织增生,宫颈糜烂症状明显加重,这时就容易阴道出血;过度的性生活,过食巧克力、辣椒、桂圆等热性、刺激性食物或火锅也会加重出血症状。这种出血与自然流产时子宫收缩,使胎盘与子宫分离造成的流血不同,这种出血并不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只要及时止血,妊娠仍可正常进展。但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进而影响妊娠,最终可能导致流产。
宫颈糜烂引起的出血和先兆流产的出血在出血量、时间、颜色上,一般病人很难自己鉴别,所以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经阴道扩张后,糜烂宫颈上的出血病灶即可一目了然。治疗可从全身与局部治疗两方面进行,主要是止血与控制感染,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黄体酮或一些中药安胎。
不为人知的孕期阴道出血几种可能
孕期准妈妈会碰到很多危险状况,其中之一就是孕期阴道出血。造成阴道出血的可能有很多, 比如宫外孕、流产、胎盘早剥等,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可能1:宫外孕
当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时,医学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宫外孕是妇科急症,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在妊娠早期,孕妇如果发现有少量阴道流血,就应警惕宫外孕的可能,及时去医院。患有输卵管炎症或做过输卵管手术的准妈妈更容易发生宫外孕,因此应倍加小心。
可能2:流产
所谓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妊娠。阴道出血是流产的最主要症状之一。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在妊娠尚未满28周时发生阴道流血,这是宝宝给你传递的“危险信号”,表明宝宝有先兆流产的可能。这时,准妈妈也不必太过紧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左侧位卧床休息,精神放松。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反而严重,则需要及时就医。如经过治疗,出血停止且腹痛消失,说明胎儿能够保住;否则,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宝宝为什么留不住?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流产呢?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胚胎发育不正常,是早期流产(孕12周以前流产)的最常见的原因。
2、准妈妈患有全身性疾病如贫血、慢性肾炎等,或有生殖道畸形,或受到病毒感染,都可能会导致流产:
透视怀孕早期阴道流血现象
在怀孕12周以内发生的阴道流血,称为孕早期阴道流血。有的出血是小量出血,淋漓不尽,有的则为突发性大出血,甚至引起孕妇休克。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导致出血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流产,其次应考虑宫外孕和葡萄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