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患疱疹 能不能吃药

一般情况下,药物是胎儿健康发育的克星,孕妇吃药需格外谨慎。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的“敏感期”,此时孕妈若患了疱疹,能否吃药呢?

怀孕时口周或手指出现红肿疼痛的水泡或溃疡,很可能是感染了疱疹病毒。临床上,主要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然而,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的“敏感期”,该不该吃药成了准妈妈们心中的困惑。

针对这个问题,来自美国和丹麦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据英国路透社8月25日报道,研究者对丹麦80万名新生儿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抗病毒药并不会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我国妇产科专家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产科主任韩世愈教授介绍,抛开药物因素,疱疹病毒本身就可能导致胎儿感染,发生先心病。如果怀孕3个月内感染,建议到医院检测病毒,若浓度太高,则建议终止妊娠。如果感染发生在3个月后,胎儿已经成形,器官发育,则建议积极治疗,不要硬扛。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因发烧、病毒的毒素作用而使胎儿停止发育,导致死胎。

具体用药上,虽然国外常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治疗孕妇疱疹,但国内缺乏相关研究资料,因此有确凿证据前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病毒药。治疗重点是控制并发症,对发烧、脱水给予相应治疗。对于要孩子愿望迫切的夫妻来说,应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帮他们实现愿望。

准妈妈要注意防痔

患有痔疮会引起肛门肿痛、干燥,尤其是痔疮引起的便秘,让很多孕妇都感到特别难受,影响到孕期的情绪,所以说准妈妈“防痔”问题不容缓。

不少准妈妈被前不久媒体报道的,深圳一名孕妇在医院顺产下一名男婴后,被丈夫发现肛门处缝线了,可助产士却称是免费为其做了痔疮手术的消息吓坏了。那么孕期患痔疮要紧吗?对生小孩有没有影响?

50%孕妇易患痔疮

面对准妈妈们的疑问,痔疮的确是孕妇易发的疾病之一。因为怀孕后,人体静脉内的压力升高,血管弹性降低,又因为子宫慢慢增大会压迫到孕妇盆腔的血管,使腿部、外阴部及直肠等处的静脉血不能通畅地返回心脏,这就使直肠下段和肛门周围的静脉充血膨大而形成痔疮。另外,孕期胃肠道蠕动减慢而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等问题,也是痔疮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很多准妈妈在孕前只有轻微的瘙痒或者便血,可到了孕期,痔疮便一发不可收拾。

据相关产科门诊统计,孕妇痔疮的发病率竟然接近50%。因此,医生也建议,孕妇在围产期保健中,“防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孕前需注意排查

“有痔疮能不能顺产?会不会在生产时做手术?”专家表示,治疗痔疮是肛肠科医生的事,而妇产科的医生主要负责接生,如果在接生的同时再抽空做个肛门的止血结扎手术,这基本上是“越轨”的事,在正常的医院妇产科中,这种事基本上不会发生。

“轻微的痔疮对孕妇的影响不大,孕妇别乱用药。”专家说,患了轻度痔疮的准妈妈不需要担心痔疮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大部分医生都不会建议孕妇用药或手术治疗痔疮。除非孕妇的痔疮已经到了便血的程度,这时候,才可能会导致孕妇发生贫血等症状,从而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妇产科医生还建议准妈妈们,得了痔疮,不要羞于启齿,不敢去治疗,或者仍不注意调养,这往往会延误病情,使本来较轻的病变得越来越重。“别忘了孕前对痔疮的排查,如果孕前就有痔疮,治疗好以后再怀孕。”医生建议。

多管齐下防治痔疮

那么孕妇孕期应该怎么预防痔疮?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科长李颖提醒,在孕期内,孕妇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含有粗纤维的新鲜蔬菜、五谷杂粮,多喝水,可以软化大便,以利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同时,不要吃刺激性的食品,比如辣椒、胡椒、葱、姜等。

每天坚持运动,避免久坐久立。比如,可以每天坚持做提肛运动,增强骨盆底部的肌肉力量,有利于排便和预防痔疮发生。

如果已经患上了痔疮,孕妇还要注意肛门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纸和硬纸擦肛门,注意便后用温水来清洗肛门。

“一般在孕期发生的痔疮,在生产后大部分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专家说,没有便秘、痔疮的准妈妈,孕期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而在孕期患痔疮的妈妈别担心,生下宝宝后,只要调养得当,痔疮自然会减轻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