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内裤湿漉漉 背后原因大揭秘

到了孕晚期,准妈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尴尬,如到了孕晚期的时候,准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内裤经常是湿湿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尿失禁了?这让准妈妈既难为情又苦恼?专家介绍,孕妈内裤湿有很多的原因,如分泌物增多。下面就为大家说说孕妈内裤湿的原因。

孕晚期内裤湿湿的原因:

分泌物增多是正常。怀孕期间分泌物增多是正常的。怀孕期间,由于阴道局部充血和激素的影响,阴道分泌物会增加,不必治疗。通常正常的阴道分泌物是白色糊状而且无异味的。为了保证干燥清洁的环境孕妈妈应该穿棉质内裤,勤换洗。但是,如果出现外阴瘙痒、疼痛、白带呈黄色或有异味等症状时,就需要去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了,因为这可能是外阴或阴道、宫颈疾病所导致的。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或造成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后果。另外就是千万不要自己擅自用药,因为有些药物对胎儿是有不利影响的。

胎膜早破。如果孕妈妈明显觉得是透明液体流出而且量比较多的话,就要考虑是否是羊水流出来了,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胎膜早破。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胎膜早破,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胎膜破裂后,孕妇可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流液量时多时少,破口大且位置低则阴道流液多,腹压增加时(咳嗽、负重等)羊水即流出。后穹窿可见液池,阴道检查时触不到前羊膜囊,上推胎先露时见到羊水自阴道流出。若破口较小或高位破膜,则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仅有少量,间断阴道流液,会误以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有胎膜发育不良(胎膜菲薄)、下生殖道感染(感染可由细菌、病毒、弓形体等引起,致病微生物产生蛋白水解酶,降低组织抵抗力,胎膜的强度减弱,导致易于破裂)、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持续咳嗽等)、宫颈内口松弛、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以及妊娠后期性交等。还有就是某些微量元素或营养物质缺乏,如铜缺乏可以导致胎膜弹性降低,容易发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如果发生在37周前会导致胎儿流产、早产及胎死宫内等严重问题,即使是发生在37周后,仍然存在母儿感染、分娩过程中人工干预增多等情况。虽然大多数胎膜早破无法找到具体病因,但是孕妈妈们要重视孕期卫生指导及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尽量避免胎膜早破的发生。

尿失禁。“尿失禁”就是不由自主地漏尿。据统计,40%~60%的孕妇都曾发生过尿失禁,其中80%~90%的女性在产后会自然恢复。腹压增加就会漏尿。女性容易发生尿失禁与女性身体的解剖结构有关。女性先天尿道短(3~5厘米长),一般女性由于怀孕期间子宫增长长期压迫膀胱,很容易造成支撑骨盆器官(尤其是尿道及膀胱颈)的肌肉韧带松弛,从而改变了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动作(例如咳嗽、大笑、跳跃、弯腰等)使腹压增加,压迫到膀胱就会漏尿,这是女性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尤其是生产后容易导致盆底肌松弛而出现膀胱颈部不同程度的下垂,尿失禁的症状会更加明显。

胎膜早破应与尿失禁如何鉴别

阴道液酸碱度检查:阴道液pH为4.5~5.5,羊水pH为7.0~7.5,尿液pH为5.5~6.5。用石蕊试纸或硝嗪试纸测定,如果pH≥7,胎膜早破的可能性大。

阴道液涂片检查:阴道液干燥片检查见羊齿样结晶为羊水,用亚甲蓝染色见淡蓝色或不着色胎儿上皮及毳毛,用苏丹Ш染色可见橘黄色脂肪小粒,可确定为羊水,其结果比试纸测定pH可靠。

羊膜镜检查:羊膜镜下看不到前羊水囊,而可以直视胎先露部,即可诊断胎膜早破。现在极少应用。

腹部彩超检查:羊水平面明显减小,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亦可诊断。

以上为准妈妈们介绍了内裤湿的原因,如果孕妈内裤总是湿湿的,我们一定要找多原因,对症处理,不要不好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