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孕妇在医院体检时,医生都会交代孕妇集中一个时间认真数一下胎动。正确估计胎动次数,是医生有效判断胎儿在母体的活动情况的重要依据,但是有不少孕妇会问怎样才算胎动?胎动该怎样计算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解释一下吧。
一、什么是胎动?
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称为胎动,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正常妊娠18-20周,孕妇可以感到胎动,每小时3-5次,妊娠的周数越多,胎动越活跃,但妊娠的末期胎动减少。一般孕28-32周后胎动达到高峰,38周后胎动逐渐减少。
二、胎动的计数方法
每天早、中、晚饭前或饭后,最好选择固定的时间,在大致相同的情形下计数胎动。每次计录1小时。在这1小时里,不一定要躺着或稳稳地坐着,只要能感觉到胎动,也可以在室内走动、聊天。但要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漏数了胎动次数。把3次计数的数值相加,再乘4,就代表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胎动数为12小时内30-40次。若下降到20次以下,或每小时小于3次,则说明胎儿宫内异常,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三、怎样算一次胎动
一次胎动是指胎儿一次连续的动作,而不是踢一脚或打一拳就算一次胎动。一次胎动计数不能反映胎儿的总体运动情况,有的胎儿可以很长时间处于安静状态,或运动幅度很小,孕妇不能清晰地感觉到胎动。
四、哪些胎动是异常的
胎动次数的明显增加、减少和消失都是胎儿异常的表现。胎动异常应警惕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时胎儿会躁动不安,表现为胎动明显增加,当缺氧严重时,胎动减少减弱甚至消失。胎动消失后,胎心一般在24-48小时内消失。这多发生在怀孕的中期以后,当高血压、严重外伤或短时间子宫内压力变小时,准妈妈多容易出现此状况。一旦出现,胎儿也会随之做出反应,因为突然缺氧,胎动将出现短暂的剧烈运动,随后又很快停止。
胎动虽然能让人感知宝宝的活动情况,但是胎动的次数或强弱并不是判断宝宝健康的标准。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孕妈妈,怀孕晚期孕一定要增加产检的频率,此外,身体有不适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临近分娩让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