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准妈妈的情绪与胎儿的发育息息相关,这是大多数准妈妈都了解的,所以,准妈妈要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
胎儿最初的活动小到吞咽、眯眼、握拳头,渐渐地能伸展四肢,转身以至翻身,一般来说,孕16周后,母亲就能够感觉到了。人的个体差异在胎儿期就已显露出来,有的老实文静,有的活泼好动,这既与先天神经类型有关,也与胎内外环境有关。正常情况下胎动多是好事,预示着出生后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将发展较快,但必须注意,孕妇的情绪过分紧张,极度疲劳,腹部的过重压力等,都可使胎儿躁动不安,产生强烈的活动,这种反应是不好的征兆,它不但易引起流产、早产,而且易出现胎儿畸形。
根据大量的临床调查,在妊娠4~10周内孕妇情绪过度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腭裂或兔唇,因为胎儿腭部发育恰好在这个时期,孕妇精神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吓、恐惧、忧伤、严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能使大脑皮层与内脏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引起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胎盘早期剥离,甚至造成胎儿死亡。
另外,当孕妇情绪不安时,胎动次数会较平常多3倍,最多达正常的10倍,如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过多,出生时往往比一般婴儿体重轻一公斤左右。如母亲在孕期的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婴儿出生后往往出现身体功能失调,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
为什么母亲怀孕时情绪不好会影响胎儿呢?这是因为母亲情绪刺激能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释放出乙酰胆碱化学物质,还可引起分泌的变化,分泌出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激素,所有这些物质都通过血液经胎盘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另外,神经高度紧张使孕妇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致使大脑皮层失去与内脏的平衡,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给胎宝宝最全面的胎教
过去的胎教一般只要求母亲情绪稳定而无杂念,现在则更强调积极的胎教。家长们可以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给宝宝最全方位的胎教。
肚子里面有了一个新生命,欢喜自然不必多说,除了摄入充足的营养外,准妈妈恨不得从一开始就把各种知识“塞”到宝宝的脑袋里。但是,胎教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准妈妈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休息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等刺激来促进胎儿大脑网络的发展。
胎教:触觉
每天抚摸2-4次
简而言之就是“抚摸胎教”,大约在16周以后,孕妇能感到胎动,就可以开始做了,这样能够促进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最好也是在晚上8-10点钟之间进行。
当然如果早上醒来,准妈妈感觉到胎动,也可以及时地抚摸胎儿并可和语言胎教相结合,每天做2-4次,每次5分钟。
胎教:视觉
每日用手电筒照5分钟
从视觉上丰富宝宝的环境,简而言之就是“视觉胎教”,时下流行的说法也叫“光照胎教”。因为胎儿的眼睛在看到不同于羊水色彩的时候,大脑就会做出反应。
一般从6个月以后,每天用手电筒(4节1号电池的手电筒)紧贴孕妇腹壁照射胎头部位,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进行的时间最好在晚上8-10点钟胎动活跃时。
胎教:听觉
宝宝“听”音乐别超12分钟
音乐胎教的作用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的:一个是直接给准妈妈听音乐,通过改善准妈妈的情绪使其有个愉悦的心态来给胎儿一个良好的影响;另外一个途径是直接给胎儿听音乐。
在胎儿满24周后就可以听了,每天听音乐的具体时间最好安排在有胎动的时候,一般每天至少要听一次,可以在晚上8-10点钟之间进行。
为了使音乐能够更好地传到宫内,避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衰减,所以就有了传声器。在选择传声器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
在胎儿满6个月后,一般将调整好音量的传声器扣在宫底下2-3横指处,播放音乐就可以。听的时间刚开始以3-5分钟为好,随着胎儿逐渐适应和习惯可以将听音乐的时间延长到7-8分钟,最好不要超过12分钟。
“对话”宝宝 准爸爸更适宜
孕后期胎儿已具备了听力等感觉能力,虽然他听不懂父母的话,但声音会在脑海里留下粗浅的痕迹,出生后他们会感觉这些声音很亲切、很熟悉。
准爸爸更适宜给胎儿做语言胎教,因为准爸爸的声音大都属于有磁性的男中音或男低音,更容易被胎儿听到。语言胎教也是从满24周后开始,孕妇一般可采取坐式或者卧式。语言的内容不要太复杂,简单明了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