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经常出现的饮食误区有哪些?对于一个刚生完宝宝的新妈妈来说如何科学而又合理的搭配饮食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但是由于受老一辈的影响,月子禁忌太多,有的甚至一个月就吃那么几样,实在不可取,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具体会出现误区的地方。
误区一:老母鸡汤,促进乳汁分泌
生完孩子喝母鸡汤,是不少产妇的首选。传统民俗认为,老母鸡营养价值高,能增强体质、增强食欲、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后必备的营养食品。可是,近年来有关研究却指出,催乳用公鸡汤更佳,不少产妇尽管天天喝老母鸡汤,但依然缺奶。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发现,产妇之所以在分娩后开始分泌乳汁,是因为此时雌性激素水平因生产而大大降低,体内催乳素发生作用,促进和维持乳汁的分泌功能,而母鸡的卵巢蛋衣中含有大量雌性激素,如果在产后过早过多地喝老母鸡汤,必然会增加产妇血液中的雌激素,血液中雌激素的升高,将抑制脑垂体对催乳素的分泌,进而影响乳汁的分泌。这就是有些产妇少奶或缺奶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公鸡的体内含有较多的雄性激素,而这样的雄性激素有对抗雌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建议产妇在产后吃清炖大公鸡及服用这样的汤,使乳汁分泌增加得又快又多。至于其他,如鱼汤和羊肉汤等,也可增加乳汁分泌,产后可适量食用。
误区二:立即进补,产后恢复快
产妇一生下孩子,其家人便会立即替她进补,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由于产妇刚生产完,身体仍处在极度虚弱的状态,同时肠胃的蠕动也较差,相对而言由于食物的消化与营养吸收功能尚未恢复。此刻若立即进补,体内的恶露尚未排尽,新的又来,容易延长恶露排出时间。
产后喝肉汤进补的时间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产后乳汁迟迟不下或下得很少,乳汁分泌通畅的产妇,就应该早些喝点肉汤,以促使下乳;但如果乳汁分泌较快,或乳腺管欠通畅的产妇,为防止乳汁淤积造成乳腺炎,就应迟些喝肉汤催奶,待乳腺管全部畅通后,再喝些清淡少油的汤,如鲫鱼豆腐汤、黄鳝汤、瘦肉汤、肚片汤等。肉汤越浓,脂肪含量就越高,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就越多。含有高脂肪的乳汁不易被婴儿吸收,往往会引起新生儿腹泻。因此,产妇喝肉汤不要过浓。
误区三:酱醋红糖,多多益善
民间关于产后喝姜汁、吃猪蹄姜醋的习惯,似乎早已是“约定俗成”。姜醋、姜汁、生姜炒菜炒饭、生姜煮汤、姜水洗澡洗头等,月子里可谓“无姜不欢”。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热、辛,可疏风解表、散寒,促进恶露排出,但由于姜是辛温之物,可促进血液循环,过多会增加血性恶露,使恶露排不尽,子宫内膜修复不好,造成贫血,产后体弱,所以产后进食姜或姜制品应适时、适量、适度。
适时指待恶露转为颜色淡黄或白色恶露时,是进食姜或姜制品较理想时机。适量指以隔天小半碗姜汤或一碗姜醋的量为宜,不宜饮用浓姜汁。适度是指饮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可持续10天左右。如果恶露突然增多或颜色变鲜红,应暂时停止或减少分量。
另外,红糖由于它的钙质和其他矿物质的含量都远远超过普通白糖,并且传统中医认为:红糖性温,有益气、活血、化食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当 做产后必不可少的补品。但过量的食用红糖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现在的妈妈多为初产妇,产后子宫收缩较好,恶露亦较正常。而红糖有活血作用,如食入较多,易 引起阴道出血增加,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产后红糖不宜久食,食用10天左右即可。
误区四:蔬菜水果,月子期间应少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往往不沾水果的边。认为水果、蔬菜属于生冷食物,吃了会导致乳汁减少、牙痛胃痛、腰酸腿痛、月经不调、身体虚弱等,因而“勒令”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少食蔬菜水果,但其结果却是,产妇在分娩后大便秘结,痛苦不堪。
蔬菜水果含有维生素、矿物元素及膳食纤维。所以产后妈妈们应该适当的吃一些水果,这样才能促进肠胃的消化,而且适量的吃水果还可以促进乳汁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