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都想要快速的恢复,那么如何才能让子宫恢复呢?这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产后子宫恢复的原则,其中包括休息、感染、出血、疼痛。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更好的恢复。
1、休息:子宫恢复过程中,要充分休息。产后可以适当下床活动,不但可以让恶露顺利排出,还可促进子宫恢复。但是不可过早做负重的重体力劳动,以免子宫恢复不良,导致子宫脱垂的发生。
2、感染:产后要注意卫生,每日清洁会阴部,禁止产褥期同房,以免细菌感染尚未愈合的子宫。
3、出血:产后在子宫胎盘的附着面大量血管断端暴露,表现为子宫腔出血。随着子宫的收缩创面逐渐缩小,血管闭合,出血逐渐减少。若子宫出血明显增多,应警惕有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收缩不好引起的不正常出血。
4、疼痛:子宫在下降的过程中,其实是其肌肉不断地收缩变短,肌细胞的长度和体积明显缩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子宫肌层间的血管被压缩变细,肌层因为缺血而使人体有疼痛感;同时,子宫肌层的收缩也可以直接压迫肌层中的神经而让人感觉疼痛。这种腹痛在产后2~3天内出现,主要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感,通常不需要特殊用药,也可酌情使用镇痛药。
产后子宫恢复的程度和新妈妈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不可大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