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四肢发冷 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产后的妈妈四肢发冷该如何调理呢?产后的妈妈身体非常的虚弱,需要精心的调理,这样才能恢复到产前的健康状态。产后妈妈常会出现四肢发冷的情况,那么新妈该如何调理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产后妈妈四肢发冷的调理方案。

让我们一起看看准妈妈小陈的情况:小陈是去年秋天生孩子,因为天气炎热,月子里都是穿短衣短裤,结果落下了四肢怕冷的毛病,只要天气有点凉,就得穿上厚衣服御寒。产后四肢怕冷很多时候是由于产妇坐月子时受凉造成的。中医认为,“产后百节空虚”,产后元气、津血俱伤,腠理疏松,生活稍有不慎或调摄失当,均可致气血不调,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常,冲任损伤而变生产后诸疾。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就易导致产后四肢怕冷、关节疼痛,俗称"月子病"。

专家介绍说:对于该病的调理,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来调理,但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中药汤剂

⑴、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⑵、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4、贴耳穴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专家还强调,本病应以预防为主,要调情志,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保暖并不等于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房间应保持通风,但月子里产妇要注意避风,绝不能吹过堂风,不能受寒,应穿长袖衣服和袜子,空调、风扇不要对着吹,避免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老人常叮嘱"坐月子不要轻易洗头洗澡",因此有些产后妈妈坚持一个月不洗澡不洗头。陈主任指出,坐月子期间洗澡、洗头是可以的,不过应控制好水温,避免水温过低,洗完后用风筒马上吹干。她建议,用生姜煮水来洗澡洗头,有祛风的功效。另外,月子里要加强营养,适当活动,增强。

如果月子里面调养不当,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四肢发冷的情况,如果新妈妈出现了四肢发冷的情况,那么不妨试试以上的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