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完成之后,产妇就开始了坐月子。不管是顺产的,还是剖腹产的,月子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正是因为月子很重要,家里的老人和产妇很可能会因为月子期间的事产生一些矛盾。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提出几个关于月子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个建议是,只要是经济条件许可,最好还是找到一个比较负责任、自己也认可的月嫂。她们最好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可以很好的协助刚刚升级为父母的“新手”;她们最好还可以做得一手营养餐,可以悉心的照顾身体比较受亏的产妇;最为关键的,她们还是家庭人际关系的桥梁,可以成功避免 “婆媳”“翁婿”“母子”等等复杂的家庭关系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而不可避免的产生的一些新的小摩擦。不举例子,大家都懂得。
第二个建议是,作为产妇,月子里不可一味进补,也不能过度担心将来的身形而饮食节制。汤汤水水是必须的,而均衡搭配更重要。我的月子里,从出院到家开始,月嫂是按照一日四餐的标准为我准备的饮食。早上一般都是自然醒,时间差不多在9点钟左右,早餐以一些清淡的粥为主,搭配小菜、鸡蛋。但是粥的种类很多,几乎不重样。今天里面放大枣,明天就会加山药,今天是大米粥,明天就会变成小米粥。到了上午11点钟左右,会吃一些干果之类的作为零食“磨磨牙”,顺带喝杯奶。午餐差不多是在中午1点钟左右,米饭、面条是主食,而菜品基本上都是荤素搭配,再煲上一碗汤。下午4点多,会加一次餐,以各种各样的甜水为主,搭配水果。晚上7 点钟左右,是晚餐时间,粥和面食为主,搭配蔬菜。偶尔半夜因为喂宝贝醒了后还会再加餐,以奶制品为主。正因为是这样比较健康多样的饮食,所以我的奶水很好,打破了孕期时闺蜜一直担心我太瘦会导致宝贝没有“粮食”的无数次预警。
第三个建议是,作为产妇,月子里的睡眠质量一定要保证。我是和宝贝没有分床睡的,所以儿子就躺在我身边,不过我给他准备单独的抱被。我的月子是在冬天,好在北方的冬天都有暖气,所以房间温度还不错。刚出生的宝贝是没有那么清晰地时间观,他们就是吃饱了就睡,饿了就醒,不舒服了(拉臭臭了、尿了等等)就哭。虽然家中奶奶给宝贝准备了好多尿布,但是我坚持使用纸尿裤。既省去了洗洗晒晒的麻烦,也可以不必过度担心宝贝会尿床等问题。很神奇的是,没有儿子之前我的睡眠都是深度的,属于那种香甜梦乡的主儿;自从这个小家伙睡到我身边之后,不管我怎么睡,他在我身边一哼哼,我就会立马清醒。换纸尿裤、喂奶等等动作干脆利落,不分昼夜。所以,我的睡眠时间也是断片儿的,但是只要宝贝是睡着的,我也尽量的让自己放松去睡,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其实总结整个月子里的产妇,也就是吃吃喝喝睡睡喂喂的过程吧!
第四个建议是,做个懂科学、有常识、高情商的产妇。作为女人一生重要的时间——月子,老人会有很多流传下来的“忌讳与规矩”教给女儿或媳妇儿。而我们要有选择的去接受或做适当的改变,但尽量不要与老人发生冲突。仔细想想,这些老规矩之所以存在,也一定有其道理。而能够教给我们或者要求我们去执行,也只有一个原因,这就是 “爱”。这因为爱的存在,所以才会要求我们一个月不能洗头、不能见风、不要多度行走、不要……即便是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却有满满的爱在里面!所以,月子里的产妇身体的确是很亏空的,好好珍惜自己才是正道。我的一个朋友因为月子里不在意吹了整晚的空调,这几年来每到冬天或者阴寒天,双膝就隐隐作痛,现在后悔莫及。月子里的女人还是要适度的、谨慎的去做一些日常的事情,毕竟这个时间对于女人来讲非同一般。有空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不管四季,都保持一个清爽、舒适的状态。
第五个建议是,作为产妇,月子里心情要尽可能保持愉悦或者不要有太大的起伏。如果感觉自己有些闷闷或者莫名的紧张感,不妨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交流。遇到问题不要强迫自己钻牛角尖,尤其是针对自己身份的变化,要有一个慢慢转化、接受的过程。也许小宝贝的哭闹会让你无所适从,也许小宝贝的衣食会让你操劳又茫然,但要让自己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世间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听听音乐、翻翻喜欢的书、适度的摸摸手机与电子设备都可以让自己放松。我家宝贝是在月子里的时候被发现黄疸过高,医生让住进了新生儿病房还不能陪护,当时我差点儿没趴下,还好我很快调整了自己:我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等儿子出院更加好好的照顾他,还要按时按点的用吸奶器吸奶为儿子保存“粮食”,还要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明白孩子每一步的成长轨迹等等……这个世界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事儿的时候丰富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好过胡思乱想空虚一天又一天!
对于女性来说,月子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这段日子大家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养,还可以对自己的精神有所丰富。所以各位产妇们在生产之后的月子期间,一定要稳定自己的心态,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