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妈妈坐月子四大原则 首要防中暑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生下小宝宝之后,可以说妈妈的苦难还在继续,又开始了无聊的月子。尤其炎热的夏季,坐月子简直就是一种煎熬,老一辈人都害怕产妇被风吹到,把屋子搞得跟桑拿房一样,这样反而不利于妈妈身体的恢复。那么夏季新妈妈该如何坐月子呢?

夏季坐月子首要防中暑

老一辈的人担心产妇着凉,建议产妇穿着很厚的长裤、长袖,戴帽子,还将门窗紧闭,不通风,认为这样才能保护好产妇的身体。殊不知,过度地捂,反而容易导致产妇中暑。

产妇中暑,轻者表现为口渴、出汗、头晕、恶心、呕吐,如果产妇出现上述症状,先降温,保持空气流通,适当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等补充水分,也可服用一些药,如藿香正气水、仁丹等;比较严重的,有体温上升、呼吸急促、脉搏加快、面色潮红、皮肤不出汗等症状,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夏季坐月子时,要保持产妇的房间通风换气,如果开空调的话,不要太冷,将室内的温度调节到产妇感觉比较舒适的程度,最好把产妇房间的门打开或者半开,这样产妇从卧室走出后不会有太大的温差,并且注意凉风不要对着产妇吹,也不要吹穿堂风。关节部位注意保暖,建议给产妇穿棉质、丝质的比较薄的长袖、长裤和袜子。

饮食新鲜适量补充水分

产妇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因为新鲜的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可以给产妇补充营养,保障乳汁充足;同时又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帮助产妇保持大便通畅。夏季气温高,食物易腐败变质,产妇的抵抗力比较差,若食物不新鲜,易造成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腹泻等等。

产妇也不宜吃生冷的食物。产妇在产褥期不要吃冰淇淋等冷饮,冰箱里的水果也不要拿出来马上就吃,要先放一放,等感觉不冰了再吃。

产妇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夏天温度高,更容易大量出汗,水分流失快;而且产妇要不断分泌乳汁,乳汁的主要成分也是水分,所以如果产妇水分摄入不足,会影响泌乳量,严重的可导致产妇脱水。李雁霞说,产妇要多喝水,也可以适量喝汤、吃水果。

保障充足的睡眠 保持积极的心态

夏天温度高,人的体能消耗比较大,容易感觉疲劳,尤其产妇刚刚经历分娩,体质比较弱,更容易疲惫,所以一定要保障充足的睡眠,每天睡8~10小时左右。充足的休息可以避免和减轻产妇焦虑、抑郁等情绪上的波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产妇角色的转变,由原来的女儿、妻子变为新妈妈,需要承担喂哺、照顾宝宝的责任,而且家人的关注也转移到宝宝身上,会感到失落;从生理角度分析,产后由于体内激素分泌的改变,也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如情绪低落、抑郁等。

医生建议家人也应该多关心产妇,尤其是丈夫,应及时了解妻子的感受和情感需求。作为产妇,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快速适应妈妈的新角色,多关心宝宝,在哺育宝宝的过程中体会成功感和幸福感。

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夏天气温高,产妇更容易出汗,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会长痱子。医生建议,产后一周之内,可用温水擦身;一周之后,伤口基本长好就可以洗澡了,如有伤口未愈合好,洗澡时应注意保护,避免感染。

洗澡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要注意水温不要太低,避免着凉;另一方面,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避免因出汗导致虚脱。

其过程的艰辛对女性的身心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产后,产妇身体非常虚弱,加之体内激素分泌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产生抑郁情绪。所以,才有“坐月子”,医学上也叫产褥期,一般指产后六周,从产妇分娩到生殖系统恢复这样一个过程。

总而言之,夏季坐月子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不要给产妇捂太厚的衣服,饮食方面要多吃新鲜蔬果,保障充足的睡眠,保持积极的心态;还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