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坐月子的讲究特别多是众人皆知的,产妇除了要照顾新生的小宝宝之外,还要受到诸多的管制。
吃、喝、睡、穿衣都不能随意,很多地方甚至严禁坐月子的妇女洗澡、洗头、刷牙,认为这会导致日后年纪大时周身酸痛或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即使是现代社会,妇女不再像过去那样受限制,但坐月子时依然被诸多规矩所限制。很多新妈妈们在坐月子期间面对长辈们的教诲时,恐怕都会有所疑问:难道把自己洗得干净一点就有害身体了吗?
保健经书:
1.产后应该洗澡: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较多,阴道又有恶露排出,污染外阴,如不讲究卫生、及时清洁,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经常洗澡,可保证汗液排出通畅,有利于体内有害代谢产物的清除,预防感染;有利于消除分娩导致的疲劳,促进体力的恢复。因此,产后是应该洗澡的,但前提是产妇已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体力恢复较好。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擦浴或淋浴。
2.产后如何洗澡:剖宫产、产后身体过于虚弱、发热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产妇,伤口尚未愈合时,可用温水擦浴。如出汗较多,或是在夏天,应勤擦身、勤更衣。待伤口愈合、身体各方面恢复正常时,可改为淋浴。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后24小时便可开始淋浴。洗澡时,水温要适宜,夏天水温略高于体温即可,冬天洗澡时室温最好能调至36~38摄氏度为宜,水温以45摄氏度左右为宜,浴后要迅速擦干、穿好衣服,以免受凉。
3.产后应该刷牙:妇女人生之后,由于体内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可使正常牙龈组织肿胀、出血,医生上称之为“妊娠性牙龈炎”。这种牙龈炎要到分娩后一段时间才能消退。另外,产妇吃的东西都很有营养,加上口腔内的温度、湿度适宜,这些因素更有利于细菌的生产繁殖。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不仅会产生令人讨厌的口臭,而且还会换龋齿、牙周病。
4.产后如何刷牙:选择刷头大小、刷毛质地柔软、轻便灵活的牙刷,使用时才不损伤牙龈。刷牙时要用温热水,尽量避免冷水的刺激。刷牙时要实行“三三三”制(每天刷牙三次,每次饭后三分钟刷牙,每次刷牙三分钟)。产妇还可采用叩齿健身法,对增强牙齿的抵抗力大有裨益,方法是:前牙和后牙每天各空咬合五十次,这样可以增加口腔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生理刺激,增强牙齿本身的抵抗力。
健康传家宝:
l 洗头后,不要立刻把湿头发扎成辫子,也不可立即睡觉,应该立即用电热吹风把头发吹干,否则会导致第二天头痛、颈痛。
l 整个产褥期都忌盆浴,因为分娩时子宫、阴道、会阴等处有创伤,盆浴易致污水感染创面,或流入阴道内引起子宫及盆腔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