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的体魄从新生儿的护理开始

对于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很多父母感到不知所措,手忙脚乱的不知如何处理关于宝宝的一切事情,对于新生儿护理则更是摸不着头脑,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关于新生儿护理的一些相关知识,没有经验的新手父母们快来看一下吧。

【饱】

不论书上,网上,还是经验上,对婴儿进食都有一推荐量,但并不意味是必须遵守的“法定量”。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的实际接受量,衡量进食量是否合适的标准,应是孩子每次主动接受量;进食后舒适度;排便状况;更重要的是生长结果。只要自主进食后,无不适且生长正常,就说明此量婴儿可接受。

只要每次喂养能自然间隔到2小时左右,就说明孩子

能吃饱。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是动作增多、逐渐不安,然后才是哭闹。若突然哭闹,可能与肠胀气、排尿便等有关。

婴幼儿知道饱吗?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吃得不够多,可稍吃多点又怕积食。孩子知道“饱”和“饿”,新生儿都是如此。吃饱后偶尔有吐奶或呕吐现象,属发育中正常现 象。若常出现,属胃食道反流,应咨询医生。仅为预防溢奶或偶尔呕吐就限制进食量,不可取。每次喂奶/饭,要让孩子吃饱。从新生儿开始,孩子就能够知道 “饿”和“饱”。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发现孩子出现动作增多,精神不集中,就意味着孩子饿了。当孩子拒绝进食时,就可认为孩子饱了。让孩子多体验 “饥”和“饱”,对养成良好的进食非常有益。

[拍嗝]

给新生儿拍嗝,对绝大多数新手父母是件难题。如果家长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给大家一个小推荐。大人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孩子吃奶后趴在大 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以免窒息。大人可以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即使不去抚摸,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这种方法应该简便、安全。

拍嗝 新手父母通常没有经验,加上新生儿都很软,拍的时候需要把宝宝竖起来难度比较大,大人抱的时候一定一个手拖pp和腰,一个手拖着脖子,防止脑袋乱晃。 孩子吃完奶后,先平着拖会,之后慢慢立起来,可以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立一会儿通常自己会打嗝。实在不打的,用手做成中空的形状,轻轻拍后背。或者再把孩子放平一会儿,再立起来。这个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窍门。如果不拍出来,孩子很容易溢奶。

【溢奶】

婴儿有溢奶现象,多是生理性食道下端和胃贲门口比较松弛,在腹压增加时出现的返流现象。多不需特别治疗,几个月内逐渐减轻直至缓解。但在溢奶期间,可将床面变成15-30度的斜坡,选择右侧卧可有效减少溢奶。注意:不是枕高枕头,而是全身,最起码是上半身在斜坡面,才不会对脊柱产生不良影响。

【洗澡】

是否应给小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天天洗澡?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与家长的经验、室内温度等因素有关。但有一点需提醒家长,婴儿皮肤娇嫩,洗澡时不要频繁用浴液。不要听信这样的说法:每天洗澡用浴液,澡后再涂婴儿油。婴儿皮肤本身的油脂对其皮肤最好。用温水洗澡,1-2周使用一次浴液!

每天给宝宝洗澡并不麻烦,但是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洗,包括小pp和脖子下面,尤其是小pp,尤其是女孩。每次拉粑粑之后,用湿纸巾从上往下擦,女宝宝千万注意不要把粑粑粘到前面的地方,之后用清水洗pp,洗完后用纱布沾干晾一会,不用任何护臀霜,保持pp干爽就不会红pp的。注意不要用纱布搓皮肤,一定沾着擦,小孩子的皮肤薄,总使劲擦也会红pp 给宝宝洗澡时会避开肚脐的地方,洗澡后用脱脂棉签消毒肚脐周边,晾干再把肚子那儿的扣子扣上,注意千万不要把结痂的地方碰掉。

【脐带护理】

婴儿生后断脐,残端很快干燥呈蘑菇样,遮住脐带根部,

致一些分泌物不易排出,造成局部感染,出现黄色/血性分泌物。每日清理新生儿脐带残端,不是仅局限表 面,应清理到脐带根部。由于脐带残端已失去神经控制,因此清理时不会出现疼痛。一般两周左右脐带会脱落。脱落后,再坚持清理几日。

护理方法:洗澡后要将脐带周围的水吸干,可用75%的酒精消毒脐带部位;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脐带.如果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有渗血或脓性分泌物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治疗。

【黄疸】

很多母乳喂养婴儿,新生儿黄疸可持续3-4个月。只要生后一周内婴儿,黄疸水平不超过290mmol/l(17mg/dl),就没有必要接受照光治疗。一周 内婴儿的黄疸水平是否需照光的指征与生后天数有关。不要因为存在不严重的黄疸,就轻易暂停母乳喂养、轻易接受不该接受的配方粉、轻易服药退黄。新生儿黄疸指数不高于14就没有任何风险,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可持续2-3个月,可继续母乳喂养,没有必要暂停母乳或进行特别治疗,也不影响预防接种。这种情况称为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缺少一种酶有关,但不会对婴儿有不良影响。只有黄疸指数超过17,才需考虑光疗。推广照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很重要。医院内可进行光疗但需住院。对不严重者,医院将光疗毯租给家长,就可进行家庭光疗。这既可减少住院费用,又可照光治疗,还可在家继续母乳喂养。过早或刻意加配方粉看似可保证喂养量,增加排泄量,"治疗"黄疸,可今后可能出现的过敏问题有没有考虑到?!不要认为新生儿出现黄疸就 一定应该停止母乳喂养,换成配方粉;更不能认为配方粉在婴儿早期可预防黄疸、利于体重增长。新生儿

黄疸的主要原因是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多(因胎儿期处于高红细胞水平)、肝脏功能不成熟、肠道排泄慢等原因所致。照光、增加喂养都会有效。光疗是非常安全的方式。多吃奶,多排便,就可促使胆红素快速排出体外。

正常食物中,包括母乳在内,含极少的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不是自然食物中的主要糖分,口服后在肠道内不经消化即可吸收,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避免血糖升高。除非低血糖,没理由口服葡萄糖。葡萄糖是药物,不能随意给婴儿口服更不是甜味剂。葡萄糖属碳水化合物,不可能去除新生儿黄疸。葡萄糖作为药物,口服时必须按适应症使用--低血糖

【钙片】

儿童钙缺乏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少数患儿可出现生长痛、关节痛、心悸、失眠等非特异症状。严重钙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出现佝偻病临床表现。新生儿期可因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和钙缺乏而导致低钙血症,致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

【纯母乳要补充vd】

维生素D在促进骨骼发育方面有重要意义。正常婴儿每天需400国际单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所以推荐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要根据情况酌情补充,一般每天进食600-700毫升配方粉时可不用补充。不是完全按照年龄进行补充。怀疑佝偻病,可检测血液维生素D水平后合理的干预补充。

【痘痘与疹子】

新生儿脸上出现的痘痘,既与捂热有关,也与生后戒断来自母亲的激素有关,称为新生儿痤疮。建议保持婴儿面部干爽,特别是母乳喂养后用柔

软面巾纸蘸干婴儿面部。再有,适当使用润肤露,也有帮助。但是,必须避免捂热。婴儿穿盖应该比成人少些才是。护理得当了,再有就是几周的等待

新生儿身上红色、高出皮肤的红疹应是新生儿红斑。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不伴痒感,与干燥空气、浴液等刺激有关。婴儿生前泡在羊水中,生后暴露于空气中,皮肤受干燥刺激。胎儿身上覆盖一层胎脂,能很好保护皮肤,生后不需立即用浴液将其去除。新生儿红斑多于3-7天自行消失,不需药物治疗。

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出现红疹。出疹的原主要因与局部过热、不透气有关。母乳喂养时婴儿脸部与母亲乳房紧密接触,喂养后就容易出现热疹。喂养后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擦拭婴儿脸部,可减少红疹出现

湿疹又称为特异性皮炎,其表面粗糙,基底发红,伴有脱屑和渗出。主要由过敏所致。小婴儿湿疹多由于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所致。使用外用药物只能暂时缓解湿疹的皮肤表现,不是治疗湿疹的关键。去除过敏原才是关键。但是,诸位朋友必须注意,不是婴儿身上的任何红疹都是湿疹。

治 疗严重尿布疹的最好方法是烤灯,保持局部持续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冲洗臀部,尽量不用纸巾或软布去擦,然后持续烤灯。烤灯时要注意:1、家长用手去试婴 儿臀部的皮肤,不要使局部温度过热;2、局部不要涂含油的液体,以免油吸热造成局部烫伤;3、烤灯停止期间可涂治疗尿布疹的药膏。

包括新生儿在内的1岁以内婴儿由于颈部相对短,颈部皮肤特别容易出红疹、溃烂、脱皮,局部有异位,甚至感染。局部使用痱子粉、润肤露、抗生素药膏都会

有一定效果,但都不理想。保护颈部干燥是非常快速有效之法。比如:鼓励孩子清醒时扒着、用吹风机弱档热风吹颈部皮肤、在颈部夹上干燥柔软的纱布等。

看了以上的护理相关知识,你有没有找到你所需要的呢?强健的体魄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的护理做起,希望您和您的宝宝可以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