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拦截乙肝母婴传播的两种方法

有些妈妈们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所以在生孩子的时候十分担心,怕自己的疾病会传染给宝宝,医生说对此完全不用太担心,随着现在技术的更新,临床上已经有可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的方法了,那么这个神奇的过程是怎样拦截的呢?

截断乙肝的母婴传播途径有哪些

1、分娩过程中传播的截断:出生后马上注射HBIGHBIG

注射的时间十分关键,应在出生后马上注射,越快越好,特别是母亲血中病毒较大时,更是如此。

具体: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是阻断母婴传播的较好途径。通用的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一侧三角肌注射100~200 IU的HBIG,另一侧三角肌注射10 μg 乙肝疫苗,然后于1、6个月再各注射10 μg乙肝疫苗。

因为乙肝病毒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新生儿体内,如果出生后马上注射HBIG,则HBIG进入人体后就能马上中和病毒。如果注射较晚,病毒就已进入新生儿的肝脏,HBIG 就不可能再起作用了。

因此,HBIG注射的时间十分关键,应在出生后马上注射,越快越好,特别是母亲血中病毒较大时,更是如此。规定在24 h内注射的提法并不恰当。

2、子宫内传播的截断:应用抗病毒药效果较好

母亲注射HBIG对于预防HBV母婴传播是否有效尚无定论,因此不予推荐。对于慢性HBV携带者而言,抗病毒药物的效果较好,但应根据其血中HBV DNA的高低以及患者的意愿决定如何治疗。

对于HBV在子宫内传播的频率,各家报告不一,差异很大。总的看来主要与母亲血中HBV DNA的浓度密切相关。

子宫内传播的时间及途径

HBV在子宫内传播的时间极其重要,因为这与进行阻断的时间有关。目前看来,子宫内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末期。但在妊娠中期,甚至早期也有可能,不过可能性较小而已。

温馨提示:乙肝孕妇孕前、孕中、产后都应接受治疗

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来说,孕前治疗、孕期保健、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强化免疫可以有效地提高乙肝阻断成功率。某市传染病医院长达5年的调查统计表明,孕前采取干预治疗的乙肝患者,子宫内感染发生率为9.95%,而孕前不治疗的感染发生率则要高达16.08%;婴儿出生后按照同样的办法进行免疫治疗至七个月复查,结果孕前治疗的孩子无一例感染,而孕前不治疗的仍有2.1%存在感染。所以,育龄夫妇一旦查出被乙肝病毒感染,一定要在怀孕前到专业医院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男、女方不同的感染程度采取不同的免疫调节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佳受孕时期,这可大大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