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盐酱醋都是日常用的调味品,可以提升食物的美味,让我们吃起来更有食欲。宝宝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很多家长便想给食物里面添加一些调味品,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如果宝宝不足两岁,那么下面四种调味品是不能食用的。
第一种:盐
一岁宝宝吃饭,才可以添加盐,每天约1克最好。
没有盐,所有饭菜都没有味道。炒菜,放盐是关键,不能太咸或者太淡,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一样。很多妈妈们为了让宝宝吃多点东西,就会加一些盐进去。但是小编提醒妈妈们,一般不满一岁的小宝宝,吃饭是不需要添加盐的。如果宝宝半岁的话,喝妈妈的奶水或者是喝奶粉,完全满足了自身的生长需要。
宝宝不满一岁,肾脏功能和消化系统都还没有成熟,代谢钠的能力明显比不上大人。如果妈妈们在宝宝的食物里添加盐的话,宝宝吸收了过分的钠,就会加重肾脏负担,严重损害宝宝身体健康。如果宝宝不想吃饭,妈妈又没有办法,必须添加一点盐呢?这时候妈妈可以试试看把虾皮压碎放在宝宝平时吃的东西里。因为虾皮比较咸,会让宝宝产生咸的感觉。这样宝宝又有食欲,又不会吃到过量的盐,这健康很多。
第二种:醋,酱油
宝宝对颜色十分敏感,如果辅食里面有添加酱油或者醋,肯定会张开嘴巴,任由妈妈喂。但是宝宝半岁前后,味觉正在发育。这个时期,妈妈们应该让宝宝去品尝食物本来的味道,建立起对食物的正确认识,这样宝宝才会形成不挑食的习惯。
如果要添加醋,妈妈们注意要选用酿造醋,而不是配制醋。因为配制醋勾兑了醋精、香精、水等成分,一点营养物质也没有。而酿造醋就不同了,都是经过优质粮食发酵而成的食醋,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加酱油的话,一定要在宝宝10个月后。这样可以让宝宝吃多一点饭菜,使但是注意不要滴太多,每次1—2滴就可以。另外,妈妈要注意宝宝是否会对酱油过敏,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宝宝吃饭。
第三种:糖
没有人不喜欢吃甜的东西,特别是宝宝。宝宝都喜欢很香的食物或者是很甜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宝宝的婴儿期食物中添加过量的糖类,所以宝宝对甜的食物产生了依赖性。吃太多甜的食物,会让胃不舒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宝宝的食物加入了过多的糖,会让宝宝吃很少食物,一旦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宝宝接受其他营养成分,损害宝宝身体健康。长期吃大量含有糖的食物,会让宝宝容易患有小儿早期动脉硬化。
那么宝宝每天应该吃多少糖呢?其实一般来说,宝宝吃的都是谷类食物。每天吸收的糖类已经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不过为了让宝宝可以吃多一点,再加一点点糖是可以的。最好是10克左右,不要太多,比方说3块普通的方糖就可以了。
妈妈们要注意,虽然宝宝很爱吃糖,妈妈都很疼宝宝。但是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还是要注意糖的用量,这样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
第四种:植物油
不够半岁的宝宝,一般都是妈妈喂奶,吸收的脂肪已经足够宝宝健康长大。如果要添加“油”的话,要等到宝宝半岁之后。不过妈妈需要注意,不是每一种油都可以让宝宝吃,比如说动物油。动物油比较难消化,容易引起宝宝腹泻。可以选用植物油,植物油含有较低的胆固醇,很快就会被宝宝吸收。
不过同一种油吃久了,宝宝也会厌烦,所以就要更换植物油的种类。可以选用没有经过精炼的新鲜种子油,比如说新鲜香油、胚芽油等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帮助宝宝健康成长。除了这种,妈妈还可以选用橄榄油、玉米油等不同原料加工的油类,因为它们含有的脂肪酸成分都不一样,所以这样才能做到让宝宝不会厌烦进食。
加“油”,要等到宝宝六个月大之后才可以尝试,尽量不要煎油或者炸油,保证油的纯净性,滴2—3滴就可以了。如果要选择清炒或者清蒸的话,用于制作辅食更好。妈妈要注意油温的温度,不要冒油烟,少点让宝宝吃煎炸食品。
宝宝不够两岁的话,就一定要注意添加调料的时间和用量。上面4种调料是不能让两岁内的宝宝吃的,家长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