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科学断奶保护乳房

断奶后乳房的恢复值得关注。很多新妈妈在断奶初期采取的措施不正确,容易使乳房产生涨痛感,从而出现其它的乳房疾病,怎么办呢?

保养指南

很多妈妈发现,她们停止喂奶几周乃至几个月之后,乳房依然继续渗出少量的乳汁。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妈妈不需要过分担心,这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乳房疼痛不仅令妈妈们自我感觉十分难受,还为乳房病变埋下隐患:突然断奶,容易发生肌乳囊肿,导致乳腺增生;严重者会生成增生样的结节,导致乳房病变;若乳汁瘀积,还可能为以后患乳腺炎、乳腺癌埋下隐患,所以妈妈应该注意科学断奶。

1 及时断奶

将断奶安排在8个月~1岁半都是合理的。对宝宝来说,不及时断奶会使宝宝过分依赖母亲的乳汁,变得不好好吃饭,影响发育;而对于妈妈来说,不及时断奶会对工作造成影响,而且,哺乳时间过长,对于乳房的恢复也不好。

3 停止吮吸

在乳头破裂后,首先应该停止宝宝直接吮吸,以免引起经久不愈,甚至加重病情,造成宝宝腹泻或假性黑便。对于症状轻的妈妈,可在哺乳后涂药,哺乳前拭去,用吸入器吸出乳汁喂养。或者用吸出的乳汁直接涂抹于皲裂的乳头上,可以促进皲裂的愈合。

4 撤离乳头

当妈妈感觉到被咬,可以将手指插进乳头和宝宝的牙床之间,撤掉乳头,或将宝宝的头轻轻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鼻子。这样宝宝会本能地松开嘴了。

5 干燥愈合

宝宝哺乳结束后,妈妈可直接用奶水洗净伤口,而且不要立刻穿戴文胸,尽量敞开让乳头风干,这有助于软化及湿润乳头,也能使裂口迅速愈合。最好勤换内衣,使内衣保持干燥。

保养指南

妈妈怀孕后,由于大量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等激素的作用,使乳房更加丰满。一般妈妈过了哺乳期,卵巢功能便会很快恢复。而部分妈妈由于哺乳时间延长,或原卵巢功能较差,卵巢功能恢复较慢,导致女性激素分泌减少,乳房便出现萎缩现象。此外,很多妈妈由于哺乳期身体消耗较大,带宝宝辛劳,使体内储备的脂肪大大减少,体形变瘦,加之担心受孕,对性要求淡漠,缺少性激素,也可使乳房发生萎缩。

1 合身文胸

妈妈应尽量选择合身、舒适、棉质胸罩。产后、特别是断奶后的一段时期内,胸围会不断变化,要注意随时更换,保证穿合身的胸罩,预防乳房下垂。哺乳期也应根据个人乳汁量的不同,随时调整文胸的大小。

2 调整饮食

饮食可控制身体脂肪的增减。营养丰富并含有足量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食品,可使身体各部分储存的脂肪丰满,包括在乳房组织内堆积的脂肪。乳房内脂肪含量增加,乳房自然会恢复丰满。

3 坚持锻炼

每天做伏地挺身、俯卧撑等扩胸运动,促使胸部肌肉发达有力,不仅增强对乳房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增加乳房的血液循环,让乳房恢复弹性。

4 按摩舒缓

轻微下垂的乳房可借由局部按摩来改善,比如轻擦、振动、揉捏或压迫乳房等。由内侧向外侧按摩,由乳房基本部向乳头方向进行即可。

注意,哺乳时要注意姿势。哺乳时,让宝宝整个身体靠近并面向母体,嘴及下颌贴近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