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一吃奶就哭

有的新手妈妈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宝宝越吃哭得越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母乳的问题吗?还是宝宝生病了?

这种情况需要排查以下几种原因:

一、宝宝是否吃饱,母乳量够不够?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吃多少奶,可以按照每公斤体重每 24小时100~120毫升来执行,妈妈们可以非常准确地掌握,但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能吃多少奶、是否吃饱了,妈妈们往往心中没底。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看宝宝体重是否按月增加至相应阶段的正常值;

2.看宝宝吃完奶后是否能安静地睡两三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

3.看宝宝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黄色软膏状;

4.看宝宝吃奶时间是否过长(30分钟以上),一般喂奶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

如果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宝宝应该是吃饱了。

宝宝没有吃饱的现象有:大便变稀、发绿、次数增加;吃完奶后情绪仍不好,很快又因饥饿而啼哭;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

二、检查宝宝口腔是否有溃疡。有的宝宝患鹅口疮,吃奶的时候疼痛,也会哭。相关阅读:什么是鹅口疮

三、宝宝是否鼻塞,影响到了吃奶。鼻塞宝宝只能靠嘴巴呼吸,吃奶的时候不能呼吸,又吃不好奶,当然会很生气,会哭闹。相关阅读:宝宝鼻塞怎么办

四、宝宝是否有肠胃不适。3个月以内的宝宝由于肠道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和食物,有时会出现一些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需要妈妈细心照顾。这种宝宝通常伴有腹胀、腹泻、吐奶等症状。处理办法详见:宝宝生理性腹泻怎样喂养。

排除以上各种原因,宝宝还是不能正常吃奶的话,就需要求助于医生了。

别让好哭的孩子多吃奶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母亲一见到宝宝哭闹,就认为他们一定是饿了,于是连忙给他们喂奶,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此法是屡试屡验。就连俗语里也有“好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说法。那么,孩子一哭就给他(她)喂奶是否科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孩子哭闹并不一定就是觅食的信号。因为哭声是一种复杂的信号语,例如,

婴儿健康的啼哭,哭声洪亮,时间短暂,它表明孩子的健康状况、精神、食欲均良好,而且不缺乏必要的爱抚。这种啼哭有利于肺的扩张,可以增加孩子的肺活量,因而没有必要进行干预。表达饥饿、口渴、冷、热、燥、湿等生理要求的啼哭一般都有节奏,一旦得到根除后,啼哭就会停止。而疾病时的啼哭常伴吵闹,这种哭声持续时间长,或时哭时停,无规律,哭声微弱或低,并有间歇性喘不过气来,同时伴有发热和其他方面的异常表现,即使给予喂奶或采用各种爱抚的办法都无效果,或者只能起到暂时止哭的作用。更为不利的是孩子在有疾病状态下,多数肠胃功能不佳,过多地喂奶不仅容易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由于胃肠道的负担加重,更多的血液要向胃肠流动,使得病患处的血供应不足,经血液输送的抗病物质就会减少,无疑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此外,正如文中所述,啼哭是宝宝的每日必修课,如果一律误认为是他(她)们觅食的信号,势必会因过度哺乳而引起营养过剩,从而导致过于肥胖。儿童时期过于肥胖不仅会增加患支气管哮喘、儿童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率,而且儿童超常肥胖,会使其长大成人后性功能低下,有的甚至终生不育。特别是7~12岁时仍然是“小胖墩”的孩子,由于它们正处在青春启动期的初期,身体的脂肪堆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脑垂体脂肪化,并直接引起生殖系统的发育迟缓。这类孩子成人后可能患肥胖性生殖无能症。男孩成年后,生殖器微小,性欲低下,阳萎,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而且还会逐渐女性化,大乳房,大屁股,说话尖声细气,女孩子则会性发育不良,月经失调,严重者还会导致终生不孕。

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好哭的宝宝多吃了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