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妈妈们没有经验,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里会遇到很多麻烦,不知道该如何来护理宝宝。那么一周岁内宝宝应该如何护理和早教呢?今天寻医问药母婴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下,也希望新妈妈能一天比一天进步。
1、新生儿
生活环境:室内空气清新、自然采光充足,温度20-22℃、相对湿度50-60%。
睡眠:每天18-20小时。
纯母乳喂养。
提供适当的视听刺激: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距离眼睛20厘米左右、会动的玩具、人脸等。
“四多”:多搂抱、多抚摸、多逗笑、多交流。
2、2-3个月
睡眠:每天15-16小时,让其学习自然入睡。
坚持纯母乳喂养
经常洗澡。
适当户外活动。
逗引宝宝抬头、转头、头竖直、俯卧挺胸等。尝试练习拉腕坐起、仰卧到俯卧的侧翻等大肌肉动作。
语言:经常通过发出a(啊)、o(喔)、i(衣)等元音与宝宝交流。
3、4-6个月
睡眠:每天14-15小时。
6个月后根据宝宝发育情况适时添加辅食。
可以用手指包纱布蘸冷开水按摩婴幼儿牙床部位,以利于其乳牙萌出。
帮助宝宝逐渐形成有规律的大小便。
适当扶宝宝腋下使其直立跳跃。练习宝宝主动伸手取物、双手摆弄或传递玩具等精细动作。
鼓励宝宝模仿发音。增加寻找声源的游戏,训练其用咿呀声与人交流。
4、7-9个月
睡眠:每天13-14小时,夜间停止喂奶。
开始进食泥糊状食物。
保持宝宝口腔清洁。
练习翻滚、独坐、爬行、拉物站起等大动作。
鼓励宝宝模仿发音、使用简单动词,使其可连续咿呀发音,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发展。
经常让宝宝重复听简单的乐曲或歌曲。
5、10-12个月
养成定时睡眠的习惯,白天小睡2次,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3小时以上。
逐渐增加辅食种类。
多进行爬行、扶站、独立站、扶走等大动作练习和卧、坐、蹲、站等体位转换,鼓励宝宝蹲位玩耍。增加宝宝捏拿小物品以及两手配合倒物、翻书、涂鸦、用勺吃饭等精细动作练习。
增加语言游戏,重复朗读简单的故事、儿歌或诗歌等。
增加亲子交流。引导宝宝注意周围人的表情,理解成人肯定和否定的表情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