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流口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在小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但是要提醒爸妈的是,婴儿流口水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那么哪些宝宝疾病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呢?爸妈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
1、口腔炎症的口水表现
如果宝宝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围出现水泡,可能就是口腔溃疡或是口腔炎,这样会使宝宝因为怕痛而不想吞咽,这时宝宝流口水严重,还伴有无缘由的哭闹,让孩子张开嘴即可看到相应的症状。
2、上呼吸道炎症的口水表现
如果宝宝口水流不止,同时又合并发烧、流鼻涕等症状,那幺宝宝可能是感冒了或患有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而引起吞咽不良。
3、手足口病的口水表现
如感染手口足病等,都有可能会引起口腔内及舌旁的溃疡而导致疼痛、吞咽困难,也会导致宝宝流口水不止。
4、口腔破皮的口水表现
如果宝宝不小心咬伤自己的皮肤,使口腔内有破皮,就会产生疼痛感,而使孩子不敢吞咽口水,这种情况宝宝会在咬伤时大声哭泣,比较容易发觉。
5、其他症状的口水表现
另外,智障、昏迷、面部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等,都会导致唾液分泌过多,引起口水外流。
医生支招:中医巧治流口水
有的家长可能发现,宝宝2岁过后,还不时地流口水,可就是检查不出什么问题,这怎么办呢?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儿科主任麦其莲介绍,小孩流口水,在中医里,又叫做滞颐,脾之液为涎,肾之液为唾。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口涎自出。
在中医理论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脾胃积热,因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如果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使廉泉不能制约,口水就会流出不止。这时候,宝宝的症状可能是口角流口水,口水粘稠,甚至还会有口角赤烂、小便赤短、大便干燥、脸发红、舌头发红,舌苔黄厚、指纹发紫等症状。治疗方法就是清热燥湿泻脾,可以用清热泻脾散治疗。
还有另一种原因是脾胃虚寒。宝宝脾胃虚寒,就导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脾胃虚寒的宝宝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还有小便清长,脸色发白、舌苔薄白,指纹淡红等症状。治疗方法是用“张涣温脾汤”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术、干姜、益智仁、乌药。
另外,还可以用草药单方。如用石斛煮水煎服,如果加青果,效果更佳,可以连服5~7天。或者生姜3克,甘草6 克,煎水服用,直到好为止。
宝宝流口水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爸妈们一定要找到宝宝流口水的原因,对症调理,这样才能保证小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