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妈妈在抱孩子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怎么舒服就可以怎么来抱宝宝。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新手妈妈在抱宝宝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抱法,因为如果方法不正确,很有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宝宝歪脖子的。宝宝歪脖子会有诸多的坏处的,那么,新手妈妈怎么抱宝宝可以预防歪脖子呢?下面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孩子歪脖子可能是这些原因
弱视近视远视
斜视是造成儿童歪脖子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称之为代偿头位,又叫眼性斜颈,不能针对颈椎加以治疗。
汪辉解释到,正常人的两只眼睛是平行的,看见的物体可以聚在一个点上。如果孩子患有斜视,两只眼球一高一低,眼中的物体也会随之呈现一高一低两个影像,临床上称之为复视。为了纠正复视,孩子不得不歪着脖子偏着头,但长期异常的头位也会使发育中的骨骼、面颊、脊柱随之发生异常,即便手术把斜视治好了,也容易留下脸部不对称、颈椎侧弯、下颌骨发育畸形等后遗症。
儿童时期的很多眼部疾病原因都可以导致“歪脖子”,如严重的弱视、近视、远视,先天性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的“斜视”等,这叫“眼性斜颈”。还有一种“耳性斜颈”。儿童时期的有些原因可以导致一侧耳朵的听力下降,从而导致“歪脖子”症状,如单侧的先天性聋耳。
家长抱姿问题
应该明确婴儿的“斜颈”是习惯姿势还是疾病所致。前者的歪脖往往不是固定地朝向一侧,即孩子可以向两侧歪头,只是多数时间是向某一侧歪。这种情况多见于小婴儿,与孩子在此发育阶段颈部的肌肉尚无力量控制头颈姿势及母亲怀抱婴儿的固定姿势有关。随着孩子的发育及母亲改变抱孩子的习惯,情况会好转。
后者最常见的是肌性斜颈,与胎儿期宫内姿势及出生时产伤等因素有关。婴儿表现为固定地朝一侧歪头,不能纠正,反向活动受限,同侧颈部的肌肉可触及一个拇指盖儿大小的无痛性坚硬包块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牵拉物理治疗。
新妈妈要学会正确抱孩子
孩子在3个月之前基本上不应该竖着抱,但是当长大一些后,长期的横抱也会对孩子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不给孩子锻炼颈部肌肉的机会,会导致孩子直不起头,不会自己坐起来。
一般来说,在3个月以后孩子的颈部基本可以支撑头部的重量,但是在竖抱的时候也应该做好头颈部的支撑,可以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平时可以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种姿势比较适合长时间抱着孩子。
家长不应该长时间抱着新生儿,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长极为不利。
孩子歪脖子 试试这些方法
哺乳时,孩子取患侧卧位;睡觉时调整卧位位置,使阳光或灯光照在病侧;发声和发光的玩具以及电视机等声音也要来自病侧;母亲坐着横抱孩子时要让病侧向上,通过抬头,训练颈部的肌肉。
还可以适当采用按摩疗法。使患儿仰卧,一手将患儿的头部托起,另一手用手指在肌肉挛缩处作按摩,每次10~15分钟,然后提拿患侧胸锁乳突肌10~20下。
经以上方法治疗无效,那就要看医生了。
新手妈妈要从小给宝宝一个健康的环境和护理,宝宝歪脖子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抱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