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和“动”平衡宝宝健康体重

作为家长应该用“健康”衡量鲍勃啊的体重,对于豆芽菜体型的宝宝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善的,对于肥胖的宝宝来说也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变的,下面是专家的建议。

健康的体重是靠“吃”和“动”的平衡来维持的。

吃是为了健康。孩子每日摄入产能的营养素所产生的热量50%用于维持生命即基础代谢,比如维持体温、呼吸、心跳等。约20%—30%用于生长发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哪怕是同一个孩子在遗传、生长速率、活动多少、气候、内分泌调节等因素的影响下对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儿童营养不同于成人的最主要的部分。

还有10%—15%的热量用于运动,这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里强调运动的另一个寓意在于运动是我们维持健康体重的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孩子体重超重、肥胖;夜里不好好睡觉;情绪不佳等等,往往都和运动不足有关。

“总量控制”是关键。“总量控制”使我们有可能作到享受美味的基础。在了解一日总的营养需求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灵活的变通我们的食谱。比如,今天孩子很想吃一块奶油蛋糕,为了享受美味可以让她吃,但是要注意的是适当减少主食、奶、油、糖、蛋的摄入量。总之是将一日的总摄入量控制在一个合乎生理需要的范围之内。

锻炼可以改善“豆芽菜”体型

豆芽菜体型有比较明确的医学标准,即看胸廓(胸围)的大小。胸围过小者说明孩子属于或趋向于“豆芽菜”体型。新生儿的胸围一般小于头围约1-2厘米。随着以后的发育增快,胸廓的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头部,儿童在一周岁左右时胸围就与头围基本相同,都是46厘米左右。

周岁以后儿童的胸围逐渐超过头围,超过的数值大约等于儿童的岁数,例如,6岁孩子的胸围大于头围约6厘米,如果测量得出的胸围明显低于孩子的年龄,就可以认定孩子是“豆芽菜”体型。而“豆芽菜”体型除了说明胸廓包括胸部的皮下脂肪、胸部肌肉与骨骼较小外,还表明胸腔内的脏器如心脏、纵隔以及肺脏的发育质量不太好,严重的还会造成相应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缺锌等病症。

如果孩子的“豆芽菜”体型和消瘦不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如遗传、内分泌的关系引起的,就可以在加强营养和正常用餐后一两个月开始锻炼,以帮助改善体型。当然在选择项目时要讲究科学性,开始要少参加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即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活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

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骨骼的增长,也无法慢慢扩大胸廓。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以调整运动能力为主,包括平衡性、敏捷性、柔软性和灵巧性的活动和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游戏、登楼梯、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等。另外,体操也是一种极好的活动,应多做扩胸、上臂提举等动作,以促进胸肌发达和胸廓的展开。此外,打网球、做艺术体操等可给人的胸廓和肢体带来一定的冲击力,有利于骨骼的健壮和胸围的发育。无论什么样的活动每天至少要进行半小时,即使户外的捉迷藏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