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戒掉奶嘴的N个办法

有的小宝宝在开始长牙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担心宝宝咬乳头,就让宝宝含着奶嘴进行安抚或睡觉,导致了这些宝宝长大后还在依赖奶嘴,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1、要积极鼓励而不是强迫

施加压力以迫使孩子放弃安抚奶嘴的做法绝对是弊多于利,专家说,可以告诉孩子说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不再需要安抚奶嘴,但不要强迫他放弃或者说“使用安抚奶嘴是幼稚的行为”等让他感觉羞愧难堪的话。即使孩子对你的鼓励不为所动,也不要担心,当他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看到其他孩子都没有使用安抚奶嘴,他自己就会慢慢放弃的。

2、全家意见要统一

把你的计划告诉保姆、家人以及周围照顾孩子的每一个人,并确保大家都按照你的计划一起帮助孩子放弃安抚奶嘴,否则一旦有人仍然给孩子提供安抚奶嘴,你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一炬。

3、选好时机

当孩子处于某种压力状态下时,不适合让他放弃安抚奶嘴,例如有小弟弟小妹妹出生时、生病时或者搬家等情况下。在这些时候安抚奶嘴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困境或者适应环境等的变换,如果在这时候让他们放弃安抚奶嘴是比较困难的。

4、安抚孩子的不满情绪

孩子无事可做的时候可能会哀求得到安抚奶嘴,这时候可以尝试分散他的注意力,例如可以把他最喜欢的毯子或者毛绒玩具给他,或唱歌给他听,或陪他一起坐几 分钟,拥抱他等等。因为孩子这时想要安抚奶嘴,就是为了得到抚慰,这些方法可以让孩子知道,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他获得平静以及安全感。

5、限制使用安抚奶嘴的时间

突兀而果断的方法虽然对某些孩子确实能够产生效果,但循序渐进更容易获得成功。开始时可以尝试告诉孩子安抚奶嘴只可以在家里使用,不能够带到外面去,等他可以适应后,再限制他午睡及夜间睡觉时的使用。

孩子为什么总是吃手?

吃手指是小宝宝们常有的现象,家长们常常会用唠叨、耻笑和责骂等方式处理。对于心灵受伤的孩子来说,这种方法只会使他伤上加伤。“漫骂”是一剂毒药,他很容易吞噬孩子的信心、自尊、勇气,使他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只有认同孩子的一切的父母,才有机会改变孩子,引导孩子。

还有些妈妈在孩子咬指甲时,喜欢在他的指甲上抹辣椒油或紫药水等以防止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这些方式初始可能有效,时间一长就不管事了,而且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焦虑与压力。

许多研究证明,孩子只所以出现咬指甲等异常动作,多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有过度完美的主张或忽视孩子造成的。

吮指头和咬指甲

吮指头和咬指甲是一种不良嗜好。心理学家认为,吮指头和咬指甲是儿童期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行为障碍。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的调查资料表明,在6—12岁的儿 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吸吮手指头的儿童发病率为12%;而咬指甲的儿童其发病率则高达44%。另一位心理学家也证明了在14岁的儿童中,有程度不 一的咬指甲行为的占55%。吮指头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过了儿童期应该的年龄,更反映出具有这种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

心理学家发现,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肿、牙齿闭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还是“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内心紧张、压力、忧虑或烦躁的症 候……。这些行为本身虽然不能直接妨碍人的学习和工作,但却可能是妨碍人学习和工作的自卑感、敌对感、或个人内心的某种别的情绪状态的表现。

大家知道,吸吮是一种原始反射,凡接触到婴儿口 唇的任何物体,都会引起吸吮反射。在婴儿时期,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很常见。到2—3岁后,此现象一般会逐渐减少。但在婴儿饥饿时,吸吮自己的手指头有得到如 吸吮母亲乳头般的满足;在寂寞无聊、焦虑不安、身体有疼痛或其它不舒服表现时,吸吮指头可以聊以自慰、减轻焦虑、转移注意力,因而仍可能吸吮手指。如果偶 然出现这些行为或持续时间不长,不应视为病态。

随着儿童年岁的增长及与外界接触的增多,一般这一不良嗜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但是,若诸如饥饿、疾病、孤独无伴、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经常存在,吮手指 的行为就可能形成一种嗜好,以致难以革除。至于咬指甲的病因,心理学家认为与吮手指头一样,一般发生在其情绪紧张或抑郁的时候,并往往伴有睡眠障碍、磨牙 齿、吮手指头等症状。有的人咬指甲行为是孩提时代对父母咬指甲行为的模仿,一般获得了快感,逐渐形成了顽固性习惯。

预防和矫治吮手指和咬指甲的关键,在于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避免错误的哺乳方法,以杜绝养成不良嗜好。对于已养成此类不良习惯的儿童和成人,在矫治时应注意:

1.弄清原因,对症下药。对儿童,如属于喂养方式不正确,应培养孩子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食定量、饥饱有节;如属于孤独、寂寞等原因,则要给孩子一 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机会与成人或其他孩子一起玩乐,培养其对环境、游戏的兴趣,以转移其注意力,逐渐纠正此类不良嗜好。对成人,应引导他们认识其行 为的幼稚性,并教授正确有效的排忧解愁的方法,自觉戒除这一怪癖。

2.正确教育,切忌粗暴。吮手指和咬指甲,在幼儿时期是很自然的,因此不应简单地禁止,否则反而会强化这一行为,使他们感到更紧张。只有主动提供多种有趣的事如做手工、做游戏等,而不应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会解除其困惑,而不致这些不良嗜好的产生。

因此,对此类儿童的不良嗜好施予强行制止的行为是有害无益的,嘲笑、讥讽、恐吓、打骂更是不妥,这样做只能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

3.厌恶疗法。在童年时期,如果儿童养成了吮手指或咬指甲的怪癖,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和矫正。

如在儿童手指上涂上黄连水或辣椒水,使其感受到咬指甲或吮手指的苦痛,从而戒除这一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