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不恒定,一天中温差较大(所谓的“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絮”),小儿活动量大,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小儿,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如果抵抗力差或者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气管炎、肺炎。
孩子之所以容易反复感染,主要归因于本身抵抗力的下降,除此之外还和目前气候的变化以及孩子和外界接触机会增加,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有关。虽然感冒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但感冒本身的发生却是孩子产生了新的抵抗力,因此作为家长应辩证地看待孩子的疾病。何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的逐步完善,相信孩子反复感染的情况会逐渐得到缓解的。
一般感冒分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其发病原因,除了因身体受到寒凉的侵袭外,还由于一种或几种病毒所引起――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使它发炎,从而出现种种症状。
宝宝一感冒,父母总很紧张,在这里,专家建议父母在日常护理中可适当使用以下方法:
1、增强身体抵抗力
一是需要通过被动免疫,即预防接种来提高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如卡介苗、白喉、百日咳、麻疹等疫苗的接种,要按期进行,在6岁以前的小儿,预防接种是防止患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办法。在流感即将流行的季节,流感疫苗的接种也是非常必要的。二是要提高主动免疫能力,如注意营养,增强体质,进行日光浴、空气浴。
2、洗干净手:用带有病毒或细菌的手去揉鼻子或眼睛,是最容易让人患上感冒的方法。
洗手是最简单的预防感冒的方式,而且确实有效,但前提是必须用香皂洗手30秒钟以上,然后用水冲干净。用洗手液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如果能保证良好的洗手习惯,他们患感冒的机会将减少50%以上。
3、打喷嚏时捂住口鼻:每打一个喷嚏,将有数百万的细菌喷射到空气中。
已经有研究证明,感冒病毒通过空气直接传播的机会并不大,除非是有人直接将喷嚏喷到一个人的脸上。但无论如何,为了更健康和有礼貌,打喷嚏时请用手或纸捂住比较好。
4、冷天穿得暖和点:寒冷容易让人患感冒。
我们都具备这样的常识,即天冷时给孩子多穿一件衣服。老话说得好“春捂秋冻”,在天气多变的季节,即时增添衣物也是有效预防感冒的措施。
5、体育健身法:秋冬时节应在室外适度散步、打球、做操……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6、饮食防治法:秋季饮食的原则,中医认为: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症、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