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应对儿童过敏性疾病
网友甲:我儿子八个月了,可他脸上老长小红疙瘩,医生说是湿疹,抹药好转,此后这样的情况反反复复的,有医生也说是吃牛奶过敏了,不给他吃牛奶吃啥呀?很困惑也很烦恼。
网友乙:我孩子感冒了,反复发生,刺激性干咳.吃消炎药好转,停药后又复发了,有医生说是过敏性咳嗽,对吗?我孩子平时爱出荨麻疹,小时候爱出湿疹.

过敏和过敏原

  过敏如何产生——当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接触等各种途径接受某种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强烈反应,轻者如鼻炎、结膜炎、皮肤湿疹、荨麻疹、腹痛等,重者如哮喘发作或过敏性休克。

  过敏原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绝大多数人群而言并无毒害,只在一定条件下,在那些具有“特应性”(俗称过敏体质)的人群中诱发过敏性炎症反应。换句话说,过敏反应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敏的症状有哪些——眼:眼痒、结膜充血、流泪鼻: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堵皮肤:皮疹、掻痒、风团呼吸道: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消化道:口唇痒麻、唇肿、咽痒、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系统:偏头痛哮喘与过敏的关系——儿童期哮喘,尤其是学龄期儿童, 80 %都与过敏相关,要么合并存在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湿疹,要么具有家族过敏性疾病病史。通过特异性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可以明确患儿的哮喘与哪些过敏原相关。引起哮喘最常见的是吸入性过敏原,譬如:尘螨、霉菌、树木或草类花粉、动物毛发皮屑、昆虫、蚕丝等。

  怎样确定与哮喘发病相关的过敏原 ——哮喘发作的诱因、前驱和伴随症状、季节特征、环境因素、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等常可提示相关过敏原的线索。

  皮肤点刺试验 和 血清特异性 IgE 抗体检测 是两种最常用的过敏原诊断方法,两种方法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并联系哮喘发病的临床特征,最终能准确可靠地确定与哮喘发病相关地过敏原。

  学会应对儿童过敏性疾病

  春季是儿童易发生过敏反应的季节,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

  儿童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严重时可有系统症状和过敏性休克。预防儿童荨麻疹,要积极寻找过敏原,并远离之,尽可能少去花粉多的地方或避免长时间逗留。如果有感冒发热或龋齿应积极治疗,少接触宠物,食物中的鱼虾蛋及奶制品和一些少见食品等都是常见的诱因,必要时可先停食。

  丘疹性荨麻疹:发生于腰、前臂和四肢的纺锤形红色风团样丘疹,严重时中央有水疱形成,可成批出现,数目不定,一周左右消退,留下短暂的色素沉着斑,目前认为是蚊虫叮咬和胃肠功能紊乱所诱发的过敏反应。

儿童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在急性期以皮肤红斑、小水疱,甚至糜烂渗出为主要损害,伴有剧烈瘙痒。其内因主要是患儿的遗传因素,外因则与上述引起荨麻疹中的各种因素相同,对此应以改善自身免疫功能状态和避免外界各种不良刺激为主,而改善免疫功能状态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应注意避免用碱性洗涤剂和热水烫洗,同时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避免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药物性皮炎:多是药物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常见的几种药物是磺胺类、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和抗癫痫类。药物过敏轻者出现瘙痒和皮肤红斑,重者可全身皮肤黏膜溃破、损伤脏器、合并感染而危及生命。

  预防药物性皮炎应做到:1.不滥用药物,尽量少用易过敏药物。2.严禁使用有过敏史和结构类似的药物,需做皮试时应按规定严格操作,阳性者禁用。3.对用药过程中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和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用并迅速就医。

  沙土皮炎:表现为儿童手背上的小疙瘩,检查时能够见到儿童手背手腕散布有针头大小丘疹,细密成群,红色或皮色,有瘙痒感,可能是沙土或地毯织物摩擦刺激诱发的局部过敏反应。预防时应尽可能避免接触沙土,减少局部摩擦刺激。

  谈谈儿童的过敏

  过敏就是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出现不合适的反应,假如儿童具有过敏性异常的家族病史,那么他发病的概率就会非常大。

  过敏的症状有:发疹、恶心、呕吐、眼睛疼痛、发痒、鼻塞、流涕、咳嗽、昏倒、腹痛、腹泻。

  找出引发过敏症状的过敏原并将之根除,是治疗多种过敏性反应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家中尽可能保持一尘不染,或避免食用某种食物。

  过敏症状常用药物加以治疗,抗组织胺和类固醇类药物是最普遍的治过敏用药。有些过敏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好转或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