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浴
空气浴的定义

让身体暴露在新鲜空气中以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一般以早晨太阳初升时在森林或田野空旷处为合适,也可在就近公园或院子内进行。可结合散步、做操、打拳进行。 空气浴能促进呼吸功能、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能提高抗寒能力,预防感冒。

空气浴的原理

空气浴是利用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气压、散射的日光和阴离子等物理因素对人体的作用,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一种健身锻炼法。

空气浴也是一种加热物质的方法,利用加热器控制封闭空气温度来加热。

空气浴的具体使用方法

一种利用空气锻炼身体或防治慢性病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气压、散射的阳光、阴离子等因素直接刺激人的皮肤,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空气浴常和 日光浴、冷水浴结合运用。

人体裸露时,引起寒冷的临界温度为28℃左右。临界温度以上的空气浴,效果甚微。气温越低,对身体的刺激作用越大,锻炼的效果亦越明显。体表的寒冷刺激使体温散失,空气中的温度和气流常加强寒冷的作用。为了维持体温平衡,冷空气浴时机体能加强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的分泌,提高肌肉兴奋和收缩力量。在皮肤温度下降的同时,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温度升高,再加上空气中阴离子的作用,心肌功能即可得到加强,呼吸加深,肺通气量、摄氧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增加,物质代谢旺盛,脂肪燃烧加强,食欲增进,排泄机能提高,从而使人精神愉快。长期坚持空气浴,可增强对感冒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空气浴在温度上的要求

空气浴方法按空气的温度,20~30℃为热空气浴,15~20℃为凉空气浴,4~15℃为冷空气浴。应从温暖季节的热空气浴开始,逐步向寒冷季节的冷空气浴过渡。每次行空气浴前先作些体力活动,使身体发热,但不要出汗,然后再脱衣进行空气浴。冬季更应与体力活动结合起来,气温低时,运动量要相应加大。

空气浴的使用注意事项

每次锻炼要根据气象条件和个体耐寒程度灵活掌握,以不出现寒颤为度。如遇大风、大雾或寒流,可暂停或在室内进行。一般情况下要有规律地坚持,不要无故中断。发烧、虚弱的儿童、严重心肾疾患者,不宜进行 空气浴。

宝宝进行空气浴的最佳时间

空气浴要在空气新鲜的场所进行,一般可在公园、树荫、绿地、菜园,露台、山野、山坡、海滨等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无明显污染处进行。

空气浴对任何年龄的孩子都适宜,婴幼儿在家长看护下被动进行,较大孩子可在家长指导下主动去户外进行空气浴,每次进行的时间长短,因人因地因时灵活掌握,以不发生寒颤为宜。大雾、大风、寒冷等情况下不要勉强进行。

在户外进行空气浴穿衣服要适当,不要穿得太厚,不戴口罩和帽子,但也不应穿得太少,特别是开始进行空气浴,体内无防寒能力,衣着太单薄容易着凉害病。当户外活动经常化后,衣服穿得少一些为宜。

最新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