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时,子宫低高度及腹围均小于同期妊娠月份,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胎儿生长受限:子宫低高度小于同孕周正常高度的第10百分数。妊娠36周前B型超声测胎头双顶径小于同孕周的5个百分数。检查子宫内羊水振波感一般较明显,无羊水过少的“实感”。B型超声检查羊水量在正常范围,破膜时羊水量>300ml。足月分娩时新生儿体重<2500g。羊水过少者子宫紧裹胎体,B型检查超声测羊水暗区<2cm,甚至<1cm,足月新生儿体重往往>2500g。但胎儿生长受限常合并羊水过少。
2.早产:子宫底高度虽小,符合孕周。子宫内羊水振波感明显,子宫不紧裹胎体。B型超声检查羊水量在正常范围内,胎头双顶径值符合孕周。破膜时水量>300ml。出生新生儿体重及特征均符合为早产儿。
1.胎儿畸形:许多先天畸形特别是泌尿系统畸形与羊水过少有关,如先天性肾缺如、肾发育不良、多囊肾和尿道狭窄或闭锁等。上述畸形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或不能生成,所生成的尿液不能排出或排出减少,无尿或少尿,导致羊水生成下降,羊水吸收正常,最后出现羊水过少。
2.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是胎儿和母体间的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功能降低可以导致胎儿血容量下降,胎儿肾脏血供下降,最后导致胎尿生成减少。胎盘功能是由胎盘血供,胎盘的母儿屏障和胎盘有效工作面积决定的,胎盘功能降低通常包括胎盘血液供应下降、胎盘母儿屏障渗透功能下降和胎盘的有效面积下降。
胎盘血液供应下降理论上包括孕妇血容量下降、孕妇血压下降和胎盘的供应血管异常等多种原因,但目前多认为孕妇血容量下降是胎盘血液供应下降的主要原因。
胎盘在母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是胎盘的母儿屏障,胎盘母儿屏障由于水肿、血栓形成、纤维化、钙化等病理机制均可以导致胎盘母儿屏障功能障碍,胎儿与母体间物质交换下降,最后导致羊水生成下降。过期妊娠孕妇,胎盘总体积不变,但由于胎盘母儿屏障的上述变化,导致总的有效的胎盘的物质交换面积下降,最后出现羊水过少。临床工作中常见到胎盘体积小、厚度薄可能同时合并胎盘母面的钙化纤维化,这种胎盘的基本胎盘母儿屏障可能正常或下降,但总的有效面积降低,胎盘功能严重不全,此种胎盘通常合并羊水过少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药物作用:许多药物可引起羊水过少,常见的有非甾类解热镇痛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两类,非甾类解热镇痛药中研究最多的是吲哚美辛。吲哚美辛可以导致子宫、胎盘循环下降,胎儿血容量和肾血容量下降,尿液生成下降。
预防措施:
对育龄妇女应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做好产前筛查工作,孕3个月建卡定期系统保健检查,孕37周以后至40孕周前计划分娩减少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能够影响羊水量的药物目前主要有消炎痛,可以减少羊水量用来治疗羊水过多用时要注意检测羊水量,及时减量或停药,避免引起羊水过少该药不宜用在孕34周后,因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早闭。
1、从怀孕37周开始,常做B超,如发现羊水过少可适当提早入院。在待产期间可一日二次进行吸氧治疗,每次3分钟,并勤听胎心音,注意胎心变化。
2、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注意胎动变化,并多行左侧卧位。同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提高循环血量,相对增加羊水量。每隔1~3天重复胎心监护,也可重复B超检查,以利及时掌握胎儿宫内情况。
3、分娩过程中要勤听胎心,有条件可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护,有情况随时报告医生,可先行氧气吸入,注射5%葡萄糖40ml加维生素C1g。如情况无改善,特别是破膜伴羊水混浊者,应尽早终止分娩,短时间内估计不能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
4、分娩时应做好一切抢救物品的准备,有羊水粪染时,及时清理口、鼻、咽分泌物,吸出含胎粪的粘液、羊水。
5、分娩后及时擦干,注意保暖,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全身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出相应处理。
羊水过少的孕妇可以多喝水来增加血液循环,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要卧床休息。羊水过少食疗方:
1、生姜橘皮
生姜10克,橘皮10克,加红糖调味,煮成糖水作茶饮。
2、生扁豆粉
将生扁豆75克晒成干,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米汤送服。
3、梅干菜瘦猪肉
梅干菜1克,榨菜15克,瘦猪肉丝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共煮汤服,常服。
4、鲜柠檬汁
1.妊娠期发现羊水过少:如果明确合并胎儿畸形者,需要立即终止妊娠。
2.妊娠期诊断羊水过少:明确无胎儿畸形且胎儿已经发育成熟者,可以考虑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可以考虑剖宫产。
3.羊膜腔灌注法:羊水量减少是羊水过少对妊娠期和分娩期母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通过羊膜腔灌注法增加羊水量是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适应证:
①增加胎儿内脏显影:羊水过少,胎体靠近宫壁和胎盘,内脏结构显示不清,难以判断是否合并胎儿畸形。通过羊膜腔灌注法可以增加声窗,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率。
②诊断不典型的胎膜早破:对难以诊断的胎膜早破,经腹壁行羊膜腔灌注,如出现阴道溢液则可以诊断胎膜早破。
③妊娠期减少胎体受压、胎儿生长发育和运动受限。
④减少分娩过程中脐带受压,减少不协调的子宫收缩。
(2)种类:羊膜腔灌注法按灌注途径分为经腹壁和经阴道羊膜腔灌注两种,前者通常在未破膜的情况下,后者通常已经破膜。
(3)注意事项:
①灌注液通常用生理盐水,灌注前加温。
②通常灌注速度约180ml/h,一次最多800ml。
③灌注动力为重力,避免应用推注法和输液泵。
④灌注液中可以加入抗生素、促胎肺成熟药物和氨基酸类营养物质。
⑤注意监测子宫收缩和胎儿胎心的变化。
⑥可以连续或多次灌注,注意预防感染。
孕妇经常因胎动而感疼痛,腹围及子宫底高度均小于妊娠月份,胎儿活动受限,自然回转不易,故臀先露多见。妊娠时间延长,常超过预产期2~3周。分娩过程中常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或不协调性宫缩,宫口扩张缓慢,易发生第一产程延长。
羊水极少,黏稠多呈黄绿色,导致胎儿缺氧。由于羊水缺乏造成种种发育畸形。如羊水过少发生于妊娠早期,部分胎儿体表可与羊膜粘连,或形成羊膜带使手指或肢体离断。
如羊水过少发生于妊娠晚期,则胎儿皮肤干燥,如羊皮纸状。因羊水少,胎儿在子宫内处于强制性体位,易受压迫而引起特殊的肌肉骨骼畸形,如手足畸形、背曲、斜颈、上下肢弯曲等。又常有胎儿肺脏发育低下,其原因可能为:
①肺内发育缺陷不能排泄维持羊水量的液体。
②由于羊水少,子宫压迫胎儿胸部,影响胸壁及肺膨胀。
③缺乏液体吸入终末肺泡,阻碍肺发育。在正常妊娠,适当羊水量的吸入对胎儿肺的膨胀与发育很重要。发生于早、中妊娠的羊水过少多因胎儿畸形流产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