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症状体征   因为呕吐仅是一种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伴发症状不同、表现形式近似所以需要认真地采集病史、仔细地体格检查、必要又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最后经过客观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初步...
   小儿呕吐-鉴别诊断  当孩子呕吐时父母要仔细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气味、性状,以便就诊时对疾病的诊断提供诊断材料也可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患病的范围程度。清淡、灰白色呕吐物:这种呕吐物大都来自食道稍带粘性分泌物...
  症状   呕吐可能单独发生,也经常和腹泻一同发生。婴儿出现反胃、溢奶是正常的,这可能会有许多原因。简单的溢奶和真正的呕吐有时很难区分。不过,呕吐时胃中的食物喷射出来的力量更大,特别是奶液,而在溢奶时,奶液只是...
  小儿呕吐的原因有哪些呢?引起呕吐的原因有很多,但小宝宝不会说话,不舒服的时候只会哇哇大哭,这时父母和医生一定要仔细观察,帮宝宝找出病因。   原因一:消化不良   小儿出生的头几个月,由于胃的发育尚不完善,吃完奶后...
   新生儿:  常因分娩时吞入羊水,经多次呕吐将胃内容物叶净,可自行缓解;消化道畸形(食管闭锁,肠道闭锁、肛门或直肠闭锁;脑部产伤,可致喷射性呕吐,常伴尖声哭叫(脑性哭叫)。  婴儿时期:  喂养方式不当,奶瓶孔过大,喂奶过急...
  “宝宝喝奶时,总是喝不了两口就往外吐,感觉喝得没有吐得多。这正常吗?”很多新手妈妈面对宝宝的吐奶,都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是自己的喂食方式不正确还是宝宝本身有问题?   育儿专家表示,妈妈首先应分清吐奶和溢奶,两者...
  1. 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2. 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4.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
  发热   发热是儿童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的正常体温在一昼夜间会有一定的波动,但波动的范围不会超过1度。   正常体温 肛门温度36。9-37。5度   腋温 36-37度   舌下温度 较肛...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
  呕吐是许多疾病在胃肠系统表现出来的常见症状,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在病因末明的情况下,不易使用止吐药,如食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等就要让病人尽量吐出有害物质。   用止吐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胃食管返流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并症。早产儿发病率可达0.8%~0.85%。   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防止反流屏障失常:食管下端...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
  胃食道逆流为新生儿最常见非胆汁性呕吐的病因,它的症状可轻可重,轻者只是溢奶,重者吐奶并影响生长。对于症状较严重的、突发的、或有其他不舒服的吐奶,最好请医师诊治,以鉴别其可能的病因(胃肠道畸形、胎便肠阻塞、先...
  婴儿呕奶常见喂养不适当而引起,如因吃得太饱或咽气过多.有时喂奶后小儿活动过度,或立即睡眠,仰卧过久,以及向左侧卧睡,都会引起吐奶.为什么左侧卧容易呕奶呢?由于婴儿的胃几乎是横置的(当小儿开始会站立行走时,才...
  如果您的小孩出现呕吐而使您困惑不解时,请您留心于下列伴发症状和体症,或许我们的求医指南能给您提供一点有益的线索。   婴儿期出现的吐奶现象,如经改变体位或注意喂养方法而得到纠正,尤其是患儿体重不受影响,多半...
  处理方法:   1.如果是溢奶引起的呕吐,每次喂完奶均应把小儿轻轻地竖直抱起,头部搭在大人的肩头上,然后轻轻拍打小儿背部,促使吞入胃里的空气排出,避免吐奶发生。   2.如果小儿在出生后2~3周时出现喷射状呕吐,同时体重...
  1、伤食吐   症状:呕吐物多为酸臭奶块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秽,腹部胀满,泻下酸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或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山楂、神曲、半夏、陈皮、炒谷麦芽(各)、莱菔子、枳壳各10克,胡黄连...
  小儿呕吐-治疗保健   治疗用药   1、呕吐严重者须禁食4小时,除胃穿孔外,可用生理盐水或1-2%碳酸氢钠液洗胃注意侧卧以防吐出物吸入气管内。   2、呕吐停止或减轻后,可给予少量、较稠微温易消化食物或米汤等流...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
 小儿腹泻的药膳方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白糖适量。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加椒少许。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泄泻。  扁豆粥:白扁豆15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