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贫血影响智力发育 7岁半的丹丹最近上课老是注意力不集中,也不如以前活泼可爱了,经常对妈妈发脾气,上课时老爱睡觉。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红蛋白只有90克/升,确诊为轻度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
资料显示,在全世界各国一般人群中,缺铁的发生率很高,大约占总人口的10%-20%,尤其是早产儿、出生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及妊娠后期的孕妇。
缺铁原因:
1.胎儿期母亲供给不足
胎儿具有非常强的吸收铁的能力,特别...
在我国普查数万名7岁以下的儿童,其中血红蛋白<11g/l者占37.9%,其中多数与缺铁有关。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机体缺铁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低色素性贫血。
其中6个月至3岁幼儿发病率最高,男女无差异。由于起...
所谓“牛奶贫血症”是指婴幼儿因过量饮用牛奶,忽视添加辅食,而引起的小儿缺铁性贫血。
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但满六个月后,就需要从食物中补充铁质,然而,市场上出售的牛奶,1000毫升中含0.5—2.0毫克铁,而一...
八九个月到2周岁左右的小儿贫血,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够的铁质引起。多见于从母体中未获得足够铁量的早产儿,通常生后八九个月仍以母乳为主,如不吃些蛋类和鱼,就会出现铁不足,经血液检查,假如诊断为贫血,医生会让小儿吃铁剂,...
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有些家长误认为是小孩皮肤白。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就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引起家长重视。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出生后十天内新生儿血红蛋白(hb)<145g/l;十天到三个月...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的常见病,对宝宝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在吃、穿等方面的安排,几乎是做到“尽善尽美”。可是,就在这样好的条件下,还有不少独生子女发生贫血,这是什么缘故呢?
生长发育快 小儿...
贫血的种类繁多,许多疾病都可表现为贫血症状、如溃疡病出血后、严重的钩虫病白血病等,这些都是病理性贫血。
还有一种生理性贫血,也就是说这种贫血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婴儿出生...
血是人的命脉,一个健康的小孩,从外表看,面色红润是应当具有的特点之一。小儿常见的贫血多是由于营养调配不当所致。供应造血的营养素不够所产 生的营养性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小儿生长发...
据统计,我国城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12.3%,而贫血高峰发生于6个月的婴儿。众所周知,这时的婴儿还在喝营养丰富的母乳,为啥还会发生营养性贫血?煤炭总医院儿科主任王福霞教授说,这主要是父母喂哺不当造成的。
纯母乳...
婴儿易患缺铁性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低,缺铁性贫血是指制造血红蛋白所需要的铁缺乏,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儿更为多见,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 铁是合成血色素的重...
八个月大的小辉这两天突然发高烧,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孩除了上呼吸道感染,竟然还有轻度的缺铁性贫血。小辉的妈妈很奇怪,平时除了给孩子吃奶,添加的辅食也不少,怎么还会贫血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贫血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患病的小朋友常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尤其以口腔粘膜、结膜、甲床(指甲处)等处最明显。长期贫血可以出现疲...
饭后来杯清茶或香醇浓郁的咖啡,对很多人来说是生活中一大享受,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样既清洗口腔,又帮助消化。其实,饭后马上喝茶对健康不利,还为日后埋下贫血的隐患。
医师说:“饭后马上喝茶,大量的水进入正在消化食物...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引发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含铁量约1000mg左右,可供人体制造1/3 血容量的血红蛋白之用,而且血红蛋白分解释放的铁也几...
缺铁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缺铁性贫血患者到医院检查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呢?你了解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好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幼儿由于生长发育比较旺盛,需要消耗大量的铁,如果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而饮食中铁的含量不够,导致体内铁的吸收不足以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的增加,很容易发生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缺铁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在小儿中发病几率也较高,对小儿身体发展和日后的发育有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我们应该了解,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尽量避免小...
由于贫血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多种多样,因此,迄今尚无一个既能阐明病因与发病原理,又能指导临床的统一分类法。目前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病因分类。
一、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