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画自己的画

  让孩子学画画,已经成了不少年轻家长培养孩子特长的选择之一。绘画确实能开发孩子智力,对孩子有诸多好处。然而,在绘画方面,孩子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却又是许多家长不甚了解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培训讲师、长期从事儿童美术教学的李百玉老师——

  让孩子完成他的原始创作

  记者:许多家长谈到,他们的孩子在刚刚学画的时候,老师总是教一些绘画的技法等,但也有的教师开始时让孩子随意涂鸦,不知哪一种方法更好些?

  李老师:当小孩子拿起笔画第一条稚拙的线时,他就完成他最原始的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会有一些重要的发现,不管多么复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极为简单的线条——直线、曲线来表达,线与线首尾相接就成一个形。我经常跟家长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取决于老师在这张白纸上涂什么颜色,如果掌握儿童成长的心理、生理特点,按照这一轨迹进行施教,他完全能够接受。例如《贝贝画太阳》,是一个3岁半的幼儿画的太阳,孩子每天看日出和日落,于是就画了一个发光的太阳。我说中午的太阳是个什么样,于是孩子画了一个带许多曲线的太阳,并告诉我这是一个很热很热的太阳……从中我们不难悟出,人的确具备用画表达的潜能,这种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体现了儿童对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儿童画画所涉及的知识面显示出他的智力水平,而家长往往把他们这种绘画天赋扼杀于萌芽中。可目前的情况是,孩子一进入学习班,就开始接受灌注式的美术教育,儿童画从此失去了童真的趣味,多了些老气横秋。

  简笔画教学已经很陈旧了

  记者:很多孩子现在正在学习简笔画和国画,但有人说孩子学习简笔画是弊大于利。对此,你怎样认为?

  李老师:一提到儿童学绘画,在家长的印象中就是简笔画或是国画,这是家长对儿童美术认识的不足。事实上,儿童美术是一个整体艺术学,它不仅仅是要教给儿童掌握绘画基本的造型方法和规律,更主要的是要启发和引导儿童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让儿童接受大的美术范畴训练,包括线描(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敦煌壁画、年画等)、色彩(水彩、水粉、油画、装饰色彩等综合材料)、版画、雕塑,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居布置、住宅的设计、服装的穿着搭配等都需要美学元素,让儿童从小在感知记忆、想象与创造等方面得以发展。

  简笔画教学已经很陈旧了,它主要是以临摹为主的成人化教学体系,也就是老师把自己的想法,所画物体的造型、构图、色彩等定性化、模式化,让孩子照着画。它脱离儿童的实际,容易养成概念化形象的毛病,千人一面,失去了童真趣味,枯竭了孩子的创造性。因为每个孩子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家庭环境、生活背景不同,想法也不同,也就不可能画出相同的画来。

  至于学习国画,如果像那种用固定的笔墨程式去教孩子画东西,例如画葡萄叶子首先先用毛笔在纸上摆上三笔,然后勾叶筋,一张画不好,画上十张、二十张总有画像的时候,这种死背技法的教学,它和简笔画一样,抑制了儿童的观察能力,束缚了想象力。这种教法容易使儿童产生依赖性,老师不教就不会画。

  不要在像与不像之间评判儿童画

  记者:有些家长常常问,我的孩子学了好长时间的画,怎么画得不像呢?

  李老师: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家长,每次下课接孩子总是习惯性地望一眼黑板,黑板上空空的,然后问孩子今天画什么?画得怎么不像呢?还有的孩子刚学了几次,家长就会来问我:孩子是不是画画的料?你看他现在连条线都画不直。有时候我也会反问家长,如果让你画一条直线不加辅助工具,你能画直吗?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

  许多大人总是拿自己的眼光去看儿童画,多在像与不像之间去评判,对于抽象的符号也要把它具体到形象中来。其实儿童创作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画画从来不讲究布局、结构,他们有所想就有所画,例如《小老鼠上灯台》,小作者是个男孩,非常喜欢画一些怪兽和车、枪等小男孩玩的玩具,这幅画就体现小男孩的个性,画面中有一大大的灯台,为了能爬上灯台偷油,小老鼠有的架梯子往上爬,有的开着飞机,有的搭着绳子往上蹿,有的为了抢油双方各拿长剑打斗起来,有的开着汽车,有的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一切……突然有只猫来了,站岗的鼠一箭射到猫的脸上。儿童画画只顾自己快乐,从不考虑是在创作一幅作品。

  不能让刚会翻身的幼儿早日会走,那样会损害孩子的骨骼,让幼儿园的孩子画出像一二年级学生的画一样,那是“像术",不是美术,儿童有儿童的美,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美,所以儿童不必急着让他像成人。

  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记者: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李老师:我认为首先是方法问题。孩子从一开始学画,就是临摹范画,他们眼中所看到的手中所描绘的事物,就是老师给他们灌输的具有一定概念化的形象,离开老师就不知道该如何画,拿起笔来感到很茫然。学画画首先要培养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事物,也就是观察。因为观察是想象力的基础,一般来说,观察事物要从大到小,从最主要的部位到细小的部位,逐步观察。例如画一部汽车的方法:首先要看到车身是长方形的,车轮是圆的,然后再观察车灯、车窗、反光镜等较小部分,最后小到螺丝钉轮胎上的印记等细微的部分,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同时还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想象力对孩子很重要

  记者: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非常重要,但许多家长就是不知道怎样去培养,您能具体谈些有效的方法吗?

  李老师:教儿童学画画规定一些条条框框是多余的,也是不足取的。绘画中的构思涉及到阅历、想象力、判断力,这些都不是通过传授所得的,只有造型是可以学到的。我认为集中锻炼创造思维的方法是:

  (1)持续速写和默写:默写就是默记一天中动人的瞬间,包括从电影电视里看到的画面形象,把它用笔画出来,或是儿童比较感兴趣的动物,或是其他事物狠看一眼,把第一印象画下来,这是形象空间思维的锻炼。

  (2)尝试一种阅读方法:儿童都比较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这时家长一边讲读,一边让儿童想象故事中所描绘的场面,就是说把文字变为脑海中的一幅幅画。

  (3)思维体操:儿童在思维最活跃、最想表达的时候,让其进行胡思乱想把想到的各种荒诞的构思用画面记录下来,或是用一幅画让他打破常规进行联想。这些都是右脑思维、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锻炼。一个小孩子画的《想象的脸》中,小轿车可以做眉毛,浪花用来当脸腮,鼻子用一些花来装饰,眼睛上睫毛是细细的柳叶。这都是创造思维的表现。

  让孩子欣赏大师的作品

  记者: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好多儿童绘画方面的书,但却没有买过大师的美术作品,总觉得孩子看不懂。不知道这种想法对不对?

  李老师:家长从小让孩子读精品书,背唐诗宋词就是让儿童接受文学的熏陶,美术欣赏也是如此。目的就是将高雅的、优秀的美术作品介绍给儿童,在儿童心中生根,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艺术品本身不会说话,他们只对那些经过学习与理解的观众才说该说的话。”这是美国当代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道伯斯说的话。毕加索为立体派的创始人,他晚年返璞归真,所创作的作品大都与儿童思维方式比较接近,如《哭泣的女人》。让儿童与大师之间进行情意沟通,最终成为既能看懂艺术品,又能理解艺术内涵或分享艺术活动情趣的人。

  我常说,老师就是垒好的坝,儿童就如坝里的水自由流淌。只要让儿童在绘画时有充分的自主性,加上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就会画出生动并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相关阅读:

关于培养宝宝艺术感的建议
父母的耐心决定着孩子的品格
降服小恶魔教出乖宝宝
单亲妈妈更需避免教育误区
妙用报纸、杂志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