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李女士说: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功课挺好,也很乖。但上周,我发现钱包里不见了100元。吃饭时,我说“我丢了100元钱,不知道被谁拿了?”儿子神情很慌张,我又立刻说:“也可能自己记错了,人老了,记性不好。”第二天我发现100元钱又回来了。
请问:孩子为什么会有偷钱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偷钱行为,家长该怎么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洁表示,有些孩子成长中可能会出现偷钱,偷钱之后还撒谎的情况,对于孩子偷钱,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因为偷钱产生盗窃心理。
其实孩子偷钱的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问题的关键不在偷钱这种行为,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个行为后面的原因。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就是淡化孩子的行为,而是要找到行为后面没有满足的心理动机,反思可能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有这样的举动,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让事情有所改变?
如果孩子是为了买某种东西而偷钱,而且比较合理,妈妈尽可以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经有一个手表了,却还要买手表,妈妈尽可以“借钱”给孩子,让孩子日后还,一来可以避免孩子偷钱,二来还可以养成慎重的购买习惯。
张洁还建议,发现孩子偷钱或者偷东西后,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孩子,或者强逼孩子认错,建议用比较和缓的方式去“点”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清楚他们犯错误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导致孩子不承认和敌对的行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