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年龄小的宝宝越喜欢低结构的接近真实的玩具。如此一来,如果妈妈巧用生活中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不就给了宝宝既经济又实惠还具有教育价值的“玩具”吗?这些瓶瓶罐罐,对开发宝宝的潜能大有益处呢。
饮料瓶的妙用
1、将饮料瓶装上轮子、系上绳子,它摇身一变成了一辆小拖车。宝宝拖着它走一走、跑一跑,汽车开动了,多好玩呀。
益处:增加学步期宝宝行走的兴趣,走得更好。
2、将饮料瓶洗净,中间开个小口,做成一个娃娃。让宝宝用小匙给娃娃喂豆豆。
益处:既发展了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又让宝宝练习了用勺子的方法,一举两得。
3、将饮料瓶盖子打开,将豆豆、珠珠或拿或夹着放入瓶子。拧上瓶盖,随着音乐摇一摇,敲一敲,宝宝兴致更高了。
益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宝宝的节奏感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薯片罐的妙用
1、将薯片罐稍加装饰,外面贴上彩纸,画上眼睛、嘴巴等,用毛线做头发,薯片罐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薯片娃娃。让宝宝用小夹子替娃娃的头发夹上漂亮的发夹,这是宝宝最爱玩的游戏。
益处:夹小夹子的动作能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
2、在薯片罐上贴几个不同的形状标记,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然后在这些不同形状中间开个小槽,就可以玩“塞薯片”的游戏了!用硬纸片剪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也可以利用现成的塑料片),让宝宝在贴有相应形状标记的槽孔里塞“薯片”。
益处:不但可以发展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宝宝对应匹配的能力呢!
3、将薯片罐按照高矮、颜色等顺序排排队,放在地上和爸爸妈妈玩一玩滚接游戏,这些都是薯片罐的好玩法。
益处: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小药瓶的妙用
1、将小药瓶洗净,在瓶身、瓶盖上贴上相应的颜色标记(红、黄、绿等),或者图形标记(小蜜蜂、小太阳等)、形状标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各种标记,让宝宝进行瓶盖、瓶身的配对游戏。
益处:既可以培养宝宝按物匹配、一一对应的能力,又在练习拧瓶盖的过程中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
超市里如何管住孩子的手?
对小宝宝来说,不论是钥匙串还是装婴儿护肤霜的小罐子、烧菜的锅还是爸爸的皮鞋,只要看到东西,就想拿到手里玩一番,最好能放到嘴里舔舔过过瘾。儿童最早学会的词汇里,“要”是绝不可少的一个。当他们迈出脚步探索世界时,凡是放眼所及的一切都想拥有,尤其是初次被带去超市购物。
超市里,小宝宝大多高高在上地坐在手推购物车里,看到五光十色的瓶瓶罐罐,刚要伸出小手抓,大人已经把他们连人带车推走,转移了注意力。但两三岁的“小人儿”,心中已有明确目标,而且身手灵活,可以跑去货架前动手拿自己看上的东西了。这时超市对父母来说,便“危机四伏”了。
我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他们3岁大的时候,每次上超市买东西,收银员一见到我们就嫌弃地将眉毛挑得老高,两个小家伙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动作敏捷得像猴子一样,一下子就拖来一堆他们想要的东西。要是我说了几十遍不要,要他们把抱来的东西都放回去,那么收银区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妈妈,最少买一支棒棒糖啦!如果我到了这一关仍不让步,他们立刻就好戏上场:两个人好像同时被人剥了皮似地尖声叫个不停,用力推我,要不然就叫我坏妈妈!更尴尬的是,这时经常会有陌生人出面干预,觉得我对小孩管教太严。我只好想办法让自己保持冷静,尽快通过收银台。
要小孩子明白为什么四周摆的那么多好东西不能随便带回家的确不容易。其实,有时不要解释太频繁或说得过多,只要偶尔简洁地说声“不行”便可。小家伙对金钱的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家长不妨在孩子五六岁前便开始告诉他们,钱不会源源不绝一直有的,而且很多东西必须付了钱才能得到。不过向幼儿解释金钱的概念不容易,最好不要期待他们能充分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