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哪里来?钱长什么样?钱可以用来干什么?钱要怎样保存起来?5岁的小锦对钱越来越感兴趣了。幼儿年龄虽小,却有认识生活、探索发现的愿望。继智商、情商之后,财商越来越被重视。什么是财商?即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日前,记者了解到,一些先知先觉的教育机构开始将财商教育课程纳入到计划中来。如金宝贝株洲中心就将组织2岁以上的会员小朋友去银行体验开户、存钱等过程;金太阳幼儿园把组织小朋友去超市,认识钱币,体验购物的活动定为常规课程……
1幼儿园阶段可教孩子认识钱及用途
小学阶段可进行财商教育
“去银行体验排队,了解什么是开户,如何才能拿到银行卡,取钱有哪些过程?怎么样点钞?然后再进行点钞比赛。”金宝贝早教株洲中心的Sam表示,将于10月18日举行的“小小银行家”活动,目的就是让小朋友对钱有个初步认识,对理财有个大致概念。
据Sam透露,这个活动是针对2岁以上的小朋友进行,可不少低于2岁的小朋友的家长也表示想参与。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很是迫切。不少家长都希望了解,到底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比较好呢?
浦发银行株洲支行理财经理、CFP国际金融理财师谭婵表示,过早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那个时候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对金钱的把控能力都比较低。孩子的财商教育可以从小学开始。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可以教孩子搞清楚什么是硬币,什么是纸币,告诉孩子钱的多种用途,不同来源。小学阶段,家长重点教育小孩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储蓄帐户,如何做预算。
2将财商教育融入生活中
钱从哪里来?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爸爸妈妈工作挣来的?
钱用来干些什么?能否随意花费?
这些问题很多小朋友并不清楚。
曹女士有个儿子,3岁多时,曹女士的先生常出差、加班,回家较晚,儿子就老爱问,“爸爸为什么老是这么晚回来啊。”曹女士告诉他,“爸爸要工作,要赚钱。”他接下来又问问,“爸爸赚钱干什么呀?”曹女士告诉他,“爸爸赚了钱,可以买东西,可以给你买好看的衣服穿,给你买大型的玩具车,还买大房子。”儿子明白,原来钱需要靠辛苦工作换来的。
很多年龄小的小朋友并不清楚钱的来源,现在家庭收入高了,做家长的总是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结果导致小孩子不懂得爱惜财物,损坏、浪费、奢侈的现象非常严重。家长领着去商场,孩子见到好吃的好玩的就要买,不给买就又哭又闹,如果不希望孩子养成这类坏习惯。就应该告诉孩子,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让孩子有珍惜钱的意识,并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认识了钱的来源后,要告诉孩子钱的用途。家长最聪明的做法是,不光要指导孩子如何做预算和省钱,还要知道如何聪明地花钱。
金太阳幼儿园就有这样的活动,给每个小朋友10元钱,然后组织他们去超市购物,让他们自己选购物品,并学会计算金额,所购商品不能超过10元。
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教孩子看价格,1元能买1瓶矿泉水,3元能买一瓶饮料,还告诉孩子要看商品的保质期等。有意思的是,有的小朋友看到买二送一的商品,会找来3个小朋友,买下这个商品,然后平分费用。还有的小朋友会和导购还价。老师还惊讶地发现,很多小朋友把价格算得很精确,买了刚好10元整的东西。
等到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曹女士有意带着他一起到了园长办公室,让他看着自己把学费交给园长,然后告诉他,这些钱交给园长,幼儿园的老师就有了工资,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可以有玩具玩,有画笔用,这笔钱还可以被幼儿园用作修建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玩耍小场所。让他知道,必须交了钱才能上幼儿园。同时,曹女士还告诉他,这些钱是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得来的,只有工作才能获取金钱。努力学习的小朋友才能有大本领,才能找到好工作挣更多的钱。
3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理财
据研究发现,人类不幸福的来源90%以上与经济行为相关,财商教育就是在孩子幼时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经济行为。谭婵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商:1、要让孩子懂得钱财来之不易,告诉孩子金钱来源于辛勤的劳动;2、告诉孩子学会正确的花钱,引导孩子合理消费,量入为出;3、引导孩子管理好零花钱,带孩子去银行开立帐户把零花钱存起来,告诉孩子将钱放在银行还可以产生收益,培养孩子强制储蓄与钱生钱的投资意识。
从事投资管理工作的吴先生,很注重对孩子的财商培养。儿子2岁时,得到压岁钱,吴先生就帮儿子存起来。他说,要培养孩子理财习惯,首先要让孩子有私有产权意识。4岁时,儿子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带他去银行开立自己的银行存折,将前几年的压岁钱定存了3年。儿子拿到自己的银行存折很开心,这可是他的私有财产。对儿童来说,银行存折比银行卡更好,便于随时查询。
6岁时,吴先生会定期给儿子零用钱,上小学后有了自己的小钱包和零用钱(一般是10元左右的硬币)。吴先生会教儿子根据兴趣购买东西。
7岁那年的暑假,儿子参加了《株洲晚报》小报童活动,赚了30元,虽然晒得黑不溜秋,可高兴得不得了,拿着自己赚来的钱,体会到了赚钱的艰辛。
现在儿子9岁了,今年暑假,吴先生送给儿子一本账本,教儿子记账,他的小钱包越来越鼓,50元以内的开支都可以自己作主了,但要求每一笔都要记在帐本上。他自己的小帐本已是密密麻麻,隔几个月要交父母检查,钱包和帐本如果对不上,那就是他的大麻烦!记账也能锻炼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
4别让孩子成金钱的“奴隶”
作为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但千万要记住,不能让孩子有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意识。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一定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但绝不是让孩子变为金钱的“奴隶”。
逢年过节,家里的老人总要给孩子们一些红包,数额较大的主要是过年分到的“压岁钱”。家长们当然可以教育孩子,把每年收到的压岁钱,包括平时的零花钱存在小朋友自己名下的账户里,让孩子懂得钱放在家里不会“长大”,但存到银行可以变多一些,也就是取得利息收入,让钱自己去生钱。
可是,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存款账户的数字越变越大,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为此着了迷(有些小朋友可能总会催着妈妈看存折数字有没有变化),那就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孩子的心态。比如,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病时,告诉孩子也要尽一份孝心,问问孩子是否能够把自己存折里的钱取出小部分,买点水果给亲爱的老人?如此,一方面是培养孩子对于亲人的感情,一方面也是教育孩子钱能用来买东西,钱能帮助生病的老人,不仅不会让孩子偏执地关注自己资产的增长,还能增加孩子的情商和财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