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最爱攻击5岁以下小孩
手足口病主要攻击对象是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岁宝宝为主。染上该病后,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热程为2~7天不等。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会出皮疹。
让孩子在家躲避不如加强预防
有妈妈可能会问,如果让孩子尽量少出门是不是能够避免。其实躲是躲不过去的,最主要的办法是如何切断传播途径,因此要加强防护。
五步洗手法 远离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就是讲卫生,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要勤洗手、洗脸、更换衣服,同时少去人多的地方。
·五步洗手法: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搽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擦——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或用烘干机烘干。
预防手足口病中药处方
1.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爱心提示:手上长水泡 不一定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虽有出现于手、脚、口腔部位的皮疹、发热等症状,但千万不能认为手上起水泡就是手足口病。其实,儿童出疹性疾病还是比较多的,像麻疹、水痘、口炎都容易和手足口病混淆。手足口病的水泡集中在手、脚、口腔内和臀部,并且手足口病的疱壁比较厚,不疼不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