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人体中有着运输、补充营养和参与机体各种代谢的作用。而孩子新陈代谢较成人快,因此,更应多喝水,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矿物质。
那么,孩子每天需要喝多少水呢?孩子应该按体重确定喝水量。一般来说,幼儿需要的水除了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生成的一部分,以及膳食食物所含的水分(特别是奶类、汤汁类食物含水较多)外,大约有一半的水需要通过直接饮用来满足。
通常1岁以内婴儿的饮水量应是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60毫升;而2-3岁饮水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40毫升。照此推算,处于该阶段的孩子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而今正值盛夏,除正常情况下的饮水外,孩子出现身体不适,还要喝点特殊的水。”吴光驰列举了以下几种情况。
腹泻时。如果孩子腹泻,体内矿物元素就会流失,尤其需要补充钠和钾,所以要给孩子喝点糖盐水。一般糖与盐以1:1的比例配成,再兑入适量的开水,能起到补充体液、防止电解质流失的作用。
暑热时。除了让孩子多喝温凉的白开水外,还应该让他们喝点绿豆汤、酸梅汤、凉茶和西瓜汁。这不仅能及时帮孩子补充水分,还能起到散热、调节体温的作用。此外,酸梅汤能让孩子开胃,西瓜汁则有利尿、解暑的功效。炎热的天气,宝宝大量出汗,容易出现内热,这时可以让他们喝点冬瓜水。
消化不良时。薏仁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能帮助恢复脾胃功能。因此,当孩子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时,喝点薏仁水能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如果孩子出现了便秘,不妨用白萝卜煮水,以此来帮助通便。
发烧、咳嗽时。孩子发烧或咳嗽都需要补充水分,此时,将具有清肺、清热功能的梨或荸荠与水同煮,能起到补水、清肺热、止咳的效果。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喝些稀释后的鲜果汁,其中的维生素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除此之外,为人父母还应注意一些其他问题。孩子大量出汗后,千万别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这可能引起水中毒。因为出汗本身带走了一些盐分,而大量饮水后,水经肠胃吸收,又以汗的形式排出,这样会带走更多盐,以致血液吸水能力降低,一些水分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造成细胞水肿,出现头晕、眼花、昏迷等中毒症状。不要等到孩子说“口渴”再喝水,因为此时身体已经进入缺水状态。家长应督促孩子养成定点喝水的习惯,婴儿在两次吃奶之间喝水;儿童在两餐之间喝水。
家长应控制孩子喝饮料,更不能用饮料代替开水。
此外,不妨给孩子饮些茶水。过去,一些人认为孩子不宜饮茶,理由是孩子易患贫血,喝茶会加重贫血,铁与茶中的酸化物生成铁盐,对胃有刺激作用,并妨碍体内铁的吸收,因而贫血病儿在服用铁剂药物期间不宜饮茶。但既无贫血,又不服铁剂药物的孩子,便完全没有必要忌茶,只是不必饮浓茶。
茶叶中含多种维生素,如a、b2、b6、c等。儿童每天饮1-2杯绿茶,就可以补充身体每日维生素需要量的一半。茶中还含有钙、磷、氟、铜、铁、碘、镁等矿物质和蛋白质、脂肪、卵磷脂、糖、纤维等营养物质。孩子饮茶,不但解渴,还可获得许多养分,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不少儿童看电视,尤其是彩色电视。每天收看,会消耗眼睛里的视紫质。时间长了,影响视力。因此需要补充防辐射的脂多糖茶多酚、维生素c,也需要保护视力的维生素a。茶中恰好含有这些成分,因此茶是一种良好的保护剂,看电视的儿童不妨多喝些茶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