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捂”着婴儿的小耳朵

    依照传统方法,人们总是把坐月子的母亲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的,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一点声音吓着宝宝。

  孩子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但他们不知道声音从何而来,也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其听觉反射是简单的“惊吓反射”。所以,新生儿突然受惊哭起来并不是孩子的异常行为,而是正常的神经反射。让房间里静得没一点声音,惟恐声音吓着新生儿的想法是欠妥的,甚至不利于听力和智力发育。

  尽早训练婴儿的感觉、知觉异常重要,听力是其中一个方面。首先要给婴儿一个有声得环境。家人的正常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关开门声、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等等;室外传来的车声、人声只要不刺耳,也能促进听觉的发育。

  除自然存在的声音外,我们还可以人为地给婴儿创造一个有声的世界。例如给婴儿买些有声响的玩具--拨浪鼓、音乐盒、会说话的玩具等等。此外。可让婴儿多听些轻音乐,有节奏的优美乐曲能给婴儿带来安全感。当然,大人们最好能多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虽然他(她)还不能应答,但会紧盯着你的脸,说出动听的“话”来。

相关阅读:

关于培养宝宝艺术感的建议
父母的耐心决定着孩子的品格
降服小恶魔教出乖宝宝
单亲妈妈更需避免教育误区
妙用报纸、杂志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