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产胎儿干细胞治疗瘫痪一直存在伦理问题等争议,日本法律予以禁止,10名患者因此来中国动手术
用流产胎儿的干细胞治病,存在技术和伦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需要破坏人的胚胎)等问题,发达国家相关研究有限。中国没有那么多伦理禁忌,手术“材料”充裕,临床实践丰富,于是世界各国患者趋之若鹜,其中,已有10名日本患者慕名而来。
患者篇
日本法律不允许做这样的手术
患者千里迢迢来中国
小木昭男直挺挺地躺在北京市某医院的病床上,他头部以下的身体都被白色床单严严盖住,斜靠在床沿的头颈显得有些僵直。他的母亲站在他的床沿边,沉默不语。
“日本脊髓基金”7月21日爆出一条惊人消息,已有9名日本人脊髓病患者赴中国治病,并在中国医院里接受了从中国流产胎儿身上提取的胚胎干细胞的移植手术。日本中文媒体《中文导报》报道说:“在世界范围内吵得沸沸扬扬,既让部分患者和医生祈盼,又让部分宗教和道德人士批判的流产胎儿细胞治病一事,已在中国悄然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中国开禁流产胎儿干细胞治病,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患者。”
小木是今年2月份以来到中国接受胚胎细胞移植手术的第10位日本病人,今年还不满19岁。一年前,小木在一次滑雪中摔折了脊椎。自此,他的手臂和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小木在日本做了些康复训练,但效果不理想。后来,他在国际移植(中国)支援网络中心上获悉,中国有一位叫黄红云的医生,能进行用胚胎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于是他动心了,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
7月30日17时,记者见到了刚手术完三天的小木昭男。在国际移植(中国)支援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李京梅小姐的翻译帮助下,记者和小木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到中国来求医?”
“日本没有这样的手术可做。”小木说。
“日本的法律不允许做这样的手术吗?”
“对。”
“为什么不让做?”
“不太清楚。”小木告诉记者,他的肩膀开始慢慢有感觉,做了手术之后,他对恢复很有信心。这次手术,小木的母亲已经为他支付了280万日元。
另有一名日本爱知县的患者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因车祸造成瘫痪,听说北京可做胚胎干细胞移植手术,虽然也知道这种治疗存在伦理方面的争论,但没有别的办法,也就抱着撞运气的心态前去治疗了,花去医药费216万日元,手术后双手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
调查篇
神秘企业为日本病人牵线搭桥
幕后老板是日本人
为日本病人和中国医生牵线搭桥的国际移植(中国)支援网络中心,事实上是个日资企业,总部在沈阳。当记者走访他们的北京事务所时,得到的名片上印有“沈阳爱彼希集团”的字样。小木手术前后的录像资料很快被放到了北京事务所的“脊髓损伤(中国)国际回复支援中心”的网站上。
在这个网站制作的神经外二科外国患者一览表中,记者看到了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的41名患者的日文简略介绍,其中有10位日本患者。从入院日期上来看,今年7月份进入医院的患者明显增多,占了41位中的9位。在北京事务所的直木小姐告诉记者,日本没有干细胞移植的手术可做,在日本,这些胚胎细胞得来也不是很容易。
李京梅是“爱彼希”北京办事处的3位工作人员之一。问起这个有些神秘的“爱彼希集团”,李京梅说自己也只知道社长是个日本人,原先是做化学材料的,后来因为爱子在一次滑雪中脊柱受伤,到中国来求医,才慢慢做了这么个公司。
在“爱彼希”总部的网页上,记者看到这样的简介:国际移植(中国)网络支援中心,成立于2003年,地点设立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移植研究所,是专门面向外国人的移植援助机构。与北京办事处网站不同的是,总部网站主要介绍了肾、肝、胰等脏器移植的援助项目。
医生篇
据称能做这种手术的中国仅一人
做一个手术2万美金
与“脊髓损伤(中国)国际回复支援中心”有密切合作的黄红云医生,近一两个月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忙人。他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不断,助手们行色匆匆。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神经外二科主任的黄红云,接诊外国病人之前,已经给近400名国内脊髓损伤患者做了干细胞移植手术。在路透社、日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中国率先将一种前沿的嗅鞘细胞(干细胞的一种)移植治疗法应用于临床手术之后,黄医生开始有了“国际知名度”,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断有世界各地咨询手术事宜的电话打来。
按黄医生的话说,他现在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做嗅鞘细胞移植手术的人。他告诉记者,这种手术已经被证明,是目前惟一能够帮助晚期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恢复部分脊髓神经功能的治疗方法,其他临床治疗试验尚无有效结果的报道。
据介绍,由于中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惟一可以大范围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手术的国家,临床应用的经济回报是显而易见的。国内患者做一次这样的手术,花费大概是3.5万元人民币,而对外国患者,一般要收2万美金。
疑问篇
手术用流产胎儿从哪里来?
医生说“资源”丰富
“我们之所以可以率先做临床手术试验,在于我们的资源丰富。”黄红云告诉记者。这个“资源”,指的就是在欧美国家引发伦理争议的可用于医学试验的流产胎儿的胚胎。而在中国,流产婴儿胚胎的获得和使用都很平常。
北大第一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刽艳荣医生告诉记者说,院里流产婴儿的胚胎在经过亲属签署同意书之后,就会交由医院用于医学研究,同时,也用于别的医院的临床手术。
“我是个坚定的抵制流产者,”一位美国患者说,“但是我同时相信我的手术并不是导致流产的原因。流产在我选择是否使用胚胎组织细胞之前已经发生了,所以我把这个选择等同于是否接受器官捐赠。”
质疑篇
日本一组织称中国的技术靠不住
三患者治疗后死亡
7月22日,非赢利组织“日本脊髓基金”公布,自今年2月起至今,已经有9名因交通事故造成脊髓损伤的日本患者到中国北京接受了细胞移植手术,此外还有6名患者已经预约等待手术。
7月26日,“日本脊髓基金”在日本厚生省会见媒体,公开表示:“这种医疗手段称不上科学临床研究,现阶段不推荐患者前往接受治疗。”该组织还对中国的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另有媒体还指出,这种细胞移植使用的是流产胎儿的神经细胞,对于医疗资源来源以及伦理的讨论显然不够充分。
“日本脊髓基金”质疑曾有3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几个月死亡,黄教授称:“不论做或不做手术,脊髓损伤患者和正常人都有生老病死的时候,和手术无关的各种因素太多太多。”
■背景资料
日本医用胚胎靠进口
日本国内对流产胎儿细胞用于再生医疗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早在2002年,日本厚生省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关于用人体干细胞进行临床研究的专门委员会”。但研究使用的人体胚胎干细胞全部从国外进口,而对于临床直接使用胚胎干细胞,至今政府没有明确规定。今年2月,日本首次批准将国产人体胚胎干细胞用于研究。
什么是干细胞?
干细胞就是人体中尚未分化、具有多种分化潜能、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细胞。干细胞技术得到突破,人类就可以像机器换零件那样,随时更新自己身上损坏、衰老的器官组织,像白血病、艾滋病、帕金森氏病、脊髓损伤等都可治愈。目前,最有应用价值的干细胞只能来自胚胎,也就是在发育两个月之内的婴儿胚胎上。这种细胞叫胚胎干细胞,它能够分裂成为各种组织和器官,又被称为“万能细胞”。
相关阅读:
如何开发新生儿脑部潜能?这几个重点时期要把握好
新生儿喂配方奶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大便容易出现5种异常,新妈妈要谨慎应对
新生儿湿疹的饮食应格外注意吗? 新生儿其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专家: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