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类顽疾克星浙一院长是带头人之一
作为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一个主要部分,由中国科学家首次领衔的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日前正式启动。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入选“五人专家组”,这标志着我省生命科学研究将在国际科技界产生影响。
比阿波罗计划还艰巨
在人类完成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三项宏大科技工程之后,全球科技界又开始向另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人类蛋白质组研究发起冲击。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中国科学家将在其中首次扮演牵头角色。
据了解,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承担了1%的研究任务。而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中,中国科学家将承担30%的研究任务,成为推进该项计划的主力军团。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同时批准成立了由全国五位顶级专家组成项目专家组,其中浙医一院郑树森院士入选“五人专家组”。
肝病的方方面面要弄清楚
近几年来,蛋白质组学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相关研究,如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基因调控机制、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药学研究等。
肝病是困扰整个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的肝病问题尤为突出,每年用于肝病的医疗费用超过一千亿元。通过对肝脏蛋白质功能的全面研究,将会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肝病的办法。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肝脏蛋白质表达谱,弄清楚肝脏中各种蛋白质的类型、浓度以及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蛋白质功能的研究。
浙一院长负责计划的第一个任务
据了解,国家科技部经过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在目前启动阶段,围绕“人类肝脏蛋白组计划”,列出“人类健康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研究及数据库”等9个重大专项课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实施研究计划。
其中,郑树森院士担任“人类健康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专项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该项研究对于研究肝脏的生理与病理、肝脏发育及肝脏疾病,寻找用于临床早期检测的肝癌特异性标志物,以及药物靶标的设计和癌变机理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可为重大肝病预防、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的突破,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关阅读:
如何开发新生儿脑部潜能?这几个重点时期要把握好
新生儿喂配方奶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大便容易出现5种异常,新妈妈要谨慎应对
新生儿湿疹的饮食应格外注意吗? 新生儿其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专家: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