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月来,西尼罗热再度袭扰了美国20多个州,截至8月29日,已报告病例1602例,死亡28人。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自1999年8月美国纽约发现首例西尼罗病毒脑炎后,西尼罗病毒引发的病例连年出现,2000年报告病例21例,2001年66例,2002年4008例,死亡263人,波及美国39个州,传入加拿大,向加勒比海地区扩散。
据了解,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通过节肢动物蚊子为传播媒介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毒因1937年首先分离于乌干达西尼罗地区的一位发热病人而得名,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并能引起人严重脑炎。1999年以前西尼罗病毒病广泛分布在东半球,包括非洲、亚洲、中东以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99年以后蔓延至西半球,并逐渐呈现扩大加速流行之势。在摩洛哥、意大利、美国、法国等,近年都出现了西尼罗病毒在马中的暴发流行。在捷克、刚果、俄罗斯、以色列、美国等,近年都出现了该病毒在人群中的暴发流行。与人群暴发流行相伴随的禽类感染该病毒的病死率也在增加。在以色列、美国西尼罗病毒暴发流行时,还伴有家禽(鹅)和鸟类的暴发流行及死亡。
对于西尼罗热,我国居民非常陌生。这一疾病会威胁到我们吗?日前记者走访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国尚未发现西尼罗病毒脑炎病例,尚未分离到西尼罗病毒。然而,我国每年临床收治数万例病毒性脑炎,其中半数以上病原不明。由于我国还没有开展
西尼罗病毒的研究工作,因此不能排除国内已有西尼罗病毒感染的可能。
中国cdc疾病控制与应急办公室主任杨维中称,种种情况表明,我国面临着西尼罗病毒输入和流行的严重威胁。其一,我国存在该病毒传入的自然条件。至今,西尼罗病毒主要分布在北纬23.50度,南纬66.50度的温带地区,而我国大部分领土处在这一地区。其二,在
我国,该病毒宿主动物鸟的种类繁多,并随季节南北迁移。其三,媒介蚊子遍布全国,虫媒传染病广泛存在。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与西尼罗病毒同为黄病毒属,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而乙脑在我国多地区流行广泛,登革热也呈扩大流行趋势。其四,易感动物马、猪和
其他哺乳动物分布广泛。此外,随着入出境人员与国际贸易的大量增加,西尼罗病毒感染者、带毒畜禽和媒介蚊子传入的危险也在加大。有一种担心是,西尼罗病毒可能被当作生物战的武器之一。而我国也同样存在着遭受生物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据介绍,人类西尼罗病毒主要经已感染病毒的蚊虫叮咬而进行传播。鸟类和家禽类感染该病毒后形成病毒血症,蚊虫叮咬感染后的鸟类和禽类传播西尼罗病毒。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沙蝇、蠓、壁虱等是西尼罗病毒的传播媒介,库蚊、伊蚊、按蚊等蚊虫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该病主要集中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多发病于7、8月份;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有发病。近年有报道说,接受心脏、肾脏和肝脏器官移植的受体有的出现了西尼罗病毒感染,因此怀疑该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制品以及器官移植的方式传播。另外,西尼罗病毒也能通过哺乳途径以及垂直方式传播。人类对该病毒普遍易感。那些处于蚊子叮咬活跃环境中的野外作业者或旅行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部分体弱者,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感染该病毒后容易引起西尼罗脑炎。
杨维中告诉记者,中国cdc最近组织专家紧急制订了西尼罗病毒病预防控制方案。以期引起全国各有关部门对西尼罗病毒病的高度警觉,以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各相关机构做好应对疫情突发的准备工作。
杨维中说,目前对西尼罗病毒病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也没有针对人的疫苗。预防控制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是积极开展人间疫情监测,采集标本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病原学诊断、分离西尼罗病毒,同时开展蚊媒、鸟类、家禽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监测。通过政府组织,多部门共同参加的全面、综合的媒介蚊虫的控制,是预防控制西尼罗病毒病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整个预防控制应该以卫生部门为主,协调组织检疫、农、林(畜牧兽医)等部门开展媒介蚊虫防制、大众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清洁环境、国境卫生检疫等有针对性的工作。
有资料表明,近20年来,世界上已发现30余种新病原,其中就包括了多种虫媒病毒。虫媒病毒是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可引起人畜患病或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已发现100余种虫媒病毒可引起人畜疾病,我国仅证实有4种,即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蜱传脑炎病毒(我国称森林脑炎)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我国称新疆出血热病毒),而我们的邻国——前苏联境内已发现有70多种虫媒病毒,蒙古国也发现有10余种虫媒病毒。
发生于太平洋彼岸的西尼罗热疫情,对于我们是一声提醒。我们不仅要对西尼罗病毒病的侵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还要高度警惕多种虫媒病毒的威胁,而迅速投入力量,展开相关基础科研,摸清各种虫媒疾病在我国的分布,做好相应的防疫准备。
相关阅读:
如何开发新生儿脑部潜能?这几个重点时期要把握好
新生儿喂配方奶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大便容易出现5种异常,新妈妈要谨慎应对
新生儿湿疹的饮食应格外注意吗? 新生儿其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专家: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