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21日专电(蒋明、戴劲松)记者近日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获悉,该院张元珍教授主持的一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表明: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可以引起睾丸生殖细胞的损伤。
张元珍教授通过建立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的雄性小鼠模型,发现在移动电话脉冲辐射600μw·cm-2 -2100μw·cm-2 功率密度范围和800-1900mhz特定频段内,1400μw·cm-2 电磁辐射组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x)活性显著降低,并且在超微结构中观察到精子尾部线粒体明显异常,表现为形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部分还出现肿胀、密度较正常情况下减低等,而低于 600μw·cm-2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的570μw·cm-2辐射组的精子没有出现异常。
据悉,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作为睾丸组织的特异酶,与雄性生殖功能密切相关,是医学上反映生殖能力的一个可靠指标。目前有关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脑电活动、中枢神经系统和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较多,而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未见报道。
目前,我国已有1.8亿移动电话用户。根据美国权威预测机构strategy analysis预测,2006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从2001年的9亿人增加到19亿人。移动电话电磁辐射的健康危害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
张元珍教授介绍,实验说明,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是通过作用于线粒体,阻碍生精细胞(尤其是精子)的能量代谢而产生生殖毒性,但对妊娠和胚胎发育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阅读:
如何开发新生儿脑部潜能?这几个重点时期要把握好
新生儿喂配方奶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大便容易出现5种异常,新妈妈要谨慎应对
新生儿湿疹的饮食应格外注意吗? 新生儿其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专家: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