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之时,两位居住在伊朗的中国女性向记者描述了她们所见到的伊朗人——悠闲地逛街、平静地上班……处于暴风眼之中的伊朗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过着日子。
衣 伊朗人很爱“面子”
在伊朗街头,只要你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伊朗人很爱“面子”。他们讲究仪容,走在大街上个个都穿得很整洁。曾有一个泥水匠到张淑惠家刷墙壁,无论工作时沾上多少灰尘,待到工作结束后,他就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再换上西装衬衫才回家。
时髦的年轻人就更爱漂亮了,男孩子们喜欢穿低腰或者肥大的牛仔裤、紧身t恤,出门爱喷香水。女孩子则会戴上鲜艳的头巾,化个精致的妆,再挎着一个新潮的提包上街。不过,刘慎说,一向崇尚西方化生活的伊朗人现在也开始买物美价廉的中国货了,伊朗女性对中国产的服饰、鞋帽情有独钟,就连内贾德也穿起了“中国制造”的夹克衫。
除了穿着,伊朗人还很关注自己的容貌问题。在自己的博客上,张淑惠写道:“在外界看来,伊朗核问题闹腾死了,嘿嘿,但人家伊朗人还花几千美元去整鼻子呢,才不管你制裁不制裁。”
在伊朗,整容的历史已经相当长了,尤其是缩鼻术——就是把鼻梁削低一点、弄小一点。张淑惠说,缩鼻术在伊朗是一个“小手术”,价格大概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在德黑兰,看见鼻子上贴着白色的手术胶带、刚刚做完缩鼻术的女孩走在大街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最近这几天,张淑惠突然发现竟有不少男孩子的鼻子上也贴着手术胶带,“有些男人为了‘更完美’一点,甚至去纹眉,定期去美容。他们只要脸蛋看起来好看就行。”
食 不怕制裁,照样吃大饼
8月31日,是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的最后期限。然而在这一天,处于暴风眼之中的伊朗却平静异常,人们像往常一样开着车上班、吃着伊朗特有的大饼。
伊朗人似乎并不害怕美国所威胁的制裁,刘慎和张淑惠都说,伊朗人之间其实不常讨论“制裁”的话题,或许因为他们根本不在意这件事情——事实上,从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至今,美国就一直在对伊朗进行制裁。
“美国已经制裁伊朗二十多年了,我们不也过得挺好的吗?”一个杂货店老板激动地对张淑惠说:“你看这些食品和日用品:牛奶、大米、毛巾、肥皂……都是伊朗自己生产的!”
伊朗人一直都为自己国家丰富的物产感到骄傲,刘慎说,这也是他们不畏惧制裁的原因之一。“伊朗面积比欧洲好几个国家加起来都大”,“伊朗一年四季都生产各种各样的水果”,“你能在伊朗买到任何东西”……这样的自豪感时刻能在伊朗人的身上找到。
8月31日那天,伊朗人还是像往常那样过日子———街角摆摊卖菜的人直到傍晚才出现,蔬菜被一小把一小把地细心捆好,整整齐齐地码着;大饼店的招牌亮了起来,远远就能看见;钱庄里的美元和里亚尔比价还是1:9200,几个月来没有什么变化;银行里面看不到伊朗人挤兑提钱的场面……
采访对象:
■埃弗特哈·哈什米(eftekhar hashemi)现居伊朗伊斯法罕市
■拉娜·拉海姆博(rana rahimpour)现在阿联酋迪拜读大学
埃弗特哈·哈什米和拉娜·拉海姆博,一个是家庭主妇,一个是大学女生;一个喜欢唱歌跳舞弹钢琴,一个则喜欢美国影星西恩·潘的电影。至于广受外界关注的核计划,两人似乎都没有多少兴趣。
“除了那些在科技部门工作的人以外,伊朗的核计划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哈什米说,“我们一般不会去讨论核问题。”不过,哈什米也提到,伊朗人看到自己的科学家能掌握核知识时,都感到很高兴,“我们希望能用和平的方法来利用核能”。
对普通伊朗人来说,核计划与他们的关系并不大。即使是联合国安理会给伊朗设定的暂停铀浓缩活动的“最后大限”到来之时,伊朗人还是像往常一样过日子。在德黑兰市中心商业区,大小的商店都正常开业,路边小贩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四处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拉海姆博说:“我们照样上班下班逛街吃饭,我也是按照原计划到迪拜读书。我们更关心的是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或是怎样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个‘最后期限’根本不会对我们的生活起什么作用。”
在谈到伊朗可能受到外来打击时,哈什米和拉海姆博都表示,她们不希望看到制裁。“因为谁都不知道制裁是否真的会影响生活——所有的建设项目可能会停滞、银行系统可能得不到承认……”拉海姆博说,“没有人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住 高高的院墙里,家家有个小泳池
刘慎1991年第一次到伊朗时,就被伊朗人的生活水平给震住了,“俯瞰德黑兰北部,独门独院的小别墅比比皆是。每家房前屋后总少不了核桃、柿子等果树,还有大小不一、形状多样的游泳池。那时候,普通中国人在家里装电话的并不多见,而我见到的伊朗人几乎每家都有两部以上的电话。他们家里的电器也都是进口的,非常先进。”
伊朗人家里的游泳池大小根据院子的面积而定,大的有50平方米,袖珍型的则不过十几平方米。式样则根据主人的财力和爱好而定。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在游泳池壁上贴上瓷砖或漂亮的马赛克,旁边还配有按摩池和桑拿房。普通人家则在游泳池池底和池壁上简单地抹上水泥后刷漆,不讲排场只求实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喜欢在院子里多留些绿地和活动空间的人家就会把游泳池建在自家的地下室里。
由于伊朗有游泳池的人家很多,社会上出现了专靠维修和保养游泳池为生的工人。按照工作量大小,他们每保养一次游泳池,能挣二三十美元。
在伊朗,不仅男子喜爱游泳,女性也喜欢这项运动。但是,根据伊朗的伊斯兰文化和道德风俗,穆斯林女性的毛发和肌肤是不能暴露给外人看的。为了防止有人偷窥,有游泳池的人家都把与隔壁相邻的一面墙修得特别高,或者沿着墙根种上枝叶茂密的大树,以阻挡邻居或路人的视线。高墙下的游泳池成了伊朗的一道独特风景。
行 汽油比矿泉水还便宜
刘慎说,看到伊朗司机的开车方式,大致就能明白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习惯猛踩油门、奋力争抢,拥堵的时候,就在车流中左右穿插,汽车总是在发生剐蹭的边缘通过,“但是,他们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及时踩住刹车。”
伊朗开车的人很多,这与伊朗“便宜”的汽油少不了关系。虽然伊朗是世界主要原油出口国之一,但由于石油加工业落后,伊朗国内40%以上的汽油完全依赖进口。伊朗政府对汽油消费给予了大量补贴,目前汽油进口价为每升50多美分,而伊朗国内售价仅为8美分左右。
然而,国际油价上涨加上国内汽油消费不断攀升,一场“汽油危机”已经在这个石油大国上演。在内贾德执政之初,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约为55美元/桶。随着伊朗核危机升温,原油价格也水涨船高,最高已经超过70美元/桶。在这种完全靠政府为差价买单的情况下,伊朗政府2006年的汽油补贴预算即将告罄,是否实行汽油配额制成了近几个月来让伊朗政府头疼的问题。石油是伊朗最强的环节,但严重依赖汽油进口也成了它的软肋。
现在,在伊朗开车出门成了件费心费力的事,加油站外常常排起长龙,加油站里却高挂“免战牌”——油被买光了。这让伊朗人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看到加油站,就去加油,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再看到加油站时是否能加到油。
由于汽油比矿泉水还便宜,许多人对汽油浪费毫不在意,加油时任凭汽油流淌的现象比比皆是。伊朗政府不得不在民众中推广节能意识,希望能够通过减少汽油消费缓解压力。
相关阅读:
如何开发新生儿脑部潜能?这几个重点时期要把握好
新生儿喂配方奶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大便容易出现5种异常,新妈妈要谨慎应对
新生儿湿疹的饮食应格外注意吗? 新生儿其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专家: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