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6日专电 韩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已经破译了诱发败血症的肌体防御机制。
据韩联社报道,以韩国高等科学技术院的化学家李知昊(音译)为首的研究小组称,他们已绘制出会导致血中毒的tlr1和tlr2两种受体的基因图,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细胞》月刊上。
这个研究小组还于本月稍早时候公布了一项类似的突破性发现,他们绘制出了小鼠tlr4(tlr4-md-2)受体的结构图。tlr4-md-2受体是另一种诱发败血症的蛋白质。
李知昊说:“了解tlr1和tlr2基因的形成以及人体的反应可以加快目前寻找治疗方法的速度。”全球科学家一直将tlr4和tlr2细胞视为找到败血症治疗方法的关键。
李知昊说,tlr4细胞对感染人体的革兰氏阴性菌有反应,不过tlr2则引发人体对革兰氏阳性菌形成自然免疫。他说,和发现tlr4-md-2的过程一样,科学家们使用了“混合lrr技术”,即用某些蛋白质得到tlr1和tlr2的基因图。人们期待这一最新发现可以加快开发新一代疗效更好的败血症药物。
败血症俗称血中毒,死亡率在20%到40%之间。当人体自然免疫系统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反应过度”时,就会导致败血症。这种反应会诱发致命性肺衰竭、心衰、肝衰竭、肾衰竭以及败血症休克。
相关阅读:
如何开发新生儿脑部潜能?这几个重点时期要把握好
新生儿喂配方奶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大便容易出现5种异常,新妈妈要谨慎应对
新生儿湿疹的饮食应格外注意吗? 新生儿其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专家: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