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份三鹿事件曝光,多个大型品牌奶制品的质量问题显现后,牵涉其中的液态奶销售情况大受影响。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市内5家超市时发现,在国庆黄金周后,众多商家不约而同推出牛奶降价,或者“买一送一”等促销。然而,货架上的促销牛奶大多生产于“出事日期”之前,甚至有的牛奶与有问题批号同一天生产。面对降价“诱惑”,不少心有余悸的市民“左右为难”。
与“问题奶”同日产但批次不同
在广州市粮食集团8字连锁店周门路分店内,货架上摆放着伊利与蒙牛的各种液态奶制品,售货员介绍,三大品牌中,“光明已经全部下架”,剩下的都是留下促销的产品,“但都很难卖得出去”。
记者观察了一下摆在货架上的纯牛奶,发现一款250毫升的盒装蒙牛纯牛奶生产于8月6日,而在同一天,蒙牛公司出品的2公升装木糖醇酸牛奶却被确认为含有三聚氰胺,含量为6.8mg/kg。恰逢一名蒙牛总公司的销售人员在现场查看存货,记者向其提出疑问:虽然是同一天生产的不同产品,但会否因原料相同而导致出现同样的三聚氰胺污染,影响食用者健康?
该销售人员向记者解释,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而且货架上的产品都经过检验,确认安全,“有问题的批次已经全部下架”。
事件曝光前牛奶降价促销
除了与“问题牛奶”同日生产奶制品让市民感到忧虑,在出事批次之前生产的产品同样让市民们踌躇不前。虽然各家超市纷纷进行“买一送一”促销,但这些牛奶产品多为9月份,是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前生产的产品,因而引起不少市民的质疑。超市里的售货员表示,虽然不少产品生产于事故期内,但经过检验,有问题的制品早已下架,还在销售的并不含有三聚氰胺,“促销只是为了刺激销量”。
中山八路华润万家超市干脆打出了大张的告示牌:“凡购买蒙牛纯牛奶、酸奶、早餐奶、妙点,买一送一”,放在货架旁的醒目位置。广告牌旁边,一款伊利牌花生味早餐奶同样在做“买一送一”的促销,不过生产日期是5月15日。一名细心的阿姨发现,该早餐奶的包装上标明保质期为5个月,离过期不到10天了,“就算便宜也要好好考虑才行”。
中山五路百佳超市内,为了表明牛奶的批次不存在问题,每个货架上都标示着产品的生产日期。
心有余悸,市民到底买不买?
百佳超市的售货员告诉记者,三聚氰胺事件过后,有关品牌的液态奶销量不振。黄金周期间,生产商便全面进行促销活动,“买一送一”等大幅优惠,让不少原本存有抵触情绪的消费者抵不住“诱惑”,销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住在解放路的邓阿姨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她原本打算选购相对安全的本地品牌牛奶,但本地品牌都没有降价,“伊利、蒙牛都在促销,他们也保证不会再出现问题”。价格的差距以及心里存有的“阴影”,让她为选择而犯难。
在超市采访期间,记者不时发现,一些对伊利、蒙牛等品牌存有疑虑的市民路过货架时,都不免被醒目的促销宣传吸引,驻足考虑一番。在超市中,处于像邓阿姨一样“两难”处境中的市民确实不在少数。
广州超市表示会密切关注
对于这些零食产品,吉之岛、华润万家等广州本地多家超市表示会密切关注事件,并与供应商联系,如果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相关下架消息,或者厂家自行召回,则会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处理。
对于继印尼后再次被韩国方面检出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生产m&m’s、士力架的玛氏公司在华联系人向本报发出声明指,玛氏决定临时在韩国召回以上两个品种的产品。该公司表示,根据韩国的检验结果,产品不会造成健康风险,又表示三聚氰胺含量2.5ppm以下的检测值在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会以“未检出”来描述。雀巢方面则表示,希望韩国卫生当局重新检测。
部分被韩国政府要求召回的产品
雀巢kitkat,220克装,使用期限到2009年5月8日,三聚氰胺含量2.89ppm
乐天青岛公司生产的“苏迪”,三聚氰胺含量2.7、2.4、2.8、3.36ppm
m&m's巧克力,400克装,三聚氰胺含量2.38ppm
士力架家庭装,三聚氰胺含量1.78 ppm
乐之芝士夹心饼干,110克装,三聚氰胺含量23.3 ppm(作者: 何道岚)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三聚氰胺标准
2.5ppm以下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危险
被境外卫生机构指检出三聚氰胺的食品名单越来越多,让购买了这些产品的市民十分为难。到底食物是否绝对不含有三聚氰胺才能安全食用呢?虽然各国对三聚氰胺检测标准不一,不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上周五发布的标准则表示,三聚氰胺含量2.5ppm以下(即2.5毫克/公斤)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危险。据了解,我国国家标准委也正针对三聚氰胺组织有关专家修订乳品相关标准。
中山大学毒理学教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杏芬介绍说,对三聚氰胺风险评估的结果是人体每天耐受摄入量(tdi)为0.63毫克/公斤体重,在这个量以下对人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小的。
杨杏芬说,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多用于塑料和肥料生产,也可以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根据现在国家专项检测后公布的受污染乳制品三聚氰胺浓度,对成人发生损害的风险比较小,在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比较不活跃,90%会从尿液里以原型排出。成人如果通过大量地饮水和吃蔬菜水果,很快就能排出三聚氰胺。
目前,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是在上周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的有关报告。fda指出,除婴儿食品,普通食物中含有三聚氰胺和其类似物质在2.5毫克/公斤(即2.5ppm)以下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危险,不过fda强调婴儿食品中则不应该含有任何剂量的三聚氰胺。据悉,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普遍采用2.5毫克/公斤为最低检出值。而在中国香港,当地标准是奶类及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和孕妇以及授乳女性食用食物,三聚氰胺的最高浓度不得多于1毫克/公斤,其他食物可容许的最高浓度为2.5毫克/公斤。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对乳品的三聚氰胺问题进行了研究回顾后作出结论:只有在婴儿奶粉中蓄意添加三聚氰胺才产生了健康风险。欧洲食品安全局日前也就巧克力等含乳食品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进行了风险评估,他们作出的结论是,即使每日大量食用包括巧克力在内的这些食品,也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相关阅读:
如何开发新生儿脑部潜能?这几个重点时期要把握好
新生儿喂配方奶应注意的细节!
新生儿大便容易出现5种异常,新妈妈要谨慎应对
新生儿湿疹的饮食应格外注意吗? 新生儿其他注意事项有什么?
专家: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