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孩子的哭闹

  有人说做妈妈和儿科医生真是难,面对一个不会说话只会哭闹的孩子,还得想办法尽快弄清楚孩子到底有什么问题,很不容易。

  哭闹是孩子在身体不适或有某种需要时最常见的表现,基本上是婴儿的本能反应。婴儿出现哭闹,有些妈妈第一件事就是把乳头塞到孩

  子嘴里,或者抱着孩子拍拍背、摇一摇等,这些处理一般情况下还是有用的。但也有些母亲会急得手忙脚乱,特别是难以安抚时有的年轻妈妈甚至自己也对着孩子哭。这种情况其实与家长对婴儿的哭闹认识不清楚有关,因此有必要向家长朋友们做简单的介绍。我们一般把婴儿哭闹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每种原因引起的哭闹都同时有不同的表现,通过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家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生理性哭闹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饥饿、口渴是婴儿哭闹中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3个月以内,这是由于吸吮能力差、母乳不足、奶粉冲调不适当,上一顿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吃饱,环境温度过高、出汗多,婴儿因饥饿、口渴而哭闹不止。

  ②冷、热、痒、痛、湿等,环境温度过低,婴儿会出现体温不升、反应差,部分孩子会发出低沉的哭声。环境温度太高或包裹得太紧太厚,身体过热会引起出汗、烦躁不安或哭闹,但一般情况下过热比过冷更容易引起哭闹不安。尿布湿了未及时更换,孩子经常会以哭闹的形式向父母表示不安。婴儿因湿疹、多汗,皮肤不清洁等引起的瘙痒或因蛲虫爬至肛门周围引起奇痒而哭闹等。

  ③便尿感,经过训练的婴儿,会以哭闹的形式引起母亲的注意,以便帮助其解大小便。

  ④生活不规律,6个月以内的婴儿容易出现日夜颠倒的情况,白天睡、晚上活动或大哭大闹,俗称这些婴儿为“夜啼郎”。

  由各种疾病引起的疾病引起的哭闹称为病理性哭闹,多见于以下情况:

  ①口腔溃疡往往在吃奶或进食时哭闹。

  ②外科疾病引起的哭闹,如肠套叠,可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的哭闹,同时面色苍白、呕吐、排出果酱样大便,尤其多见于小年龄婴儿、患腹泻期间;急性阑尾炎可表现为持续性哭闹、发热,一旦阑尾穿孔后哭闹加剧。腹股沟嵌顿疝往往发生在剧烈咳嗽、便秘等情况下,早期表现为腹痛剧烈,后期出现呕吐、发热等情况。肠痉挛也是婴幼儿常见的腹部疾病,表现为一阵阵哭闹,安静一段时间后又因肠痉挛而再哭闹等。

  ③外耳道炎、疖肿可在喂奶时当患侧的耳朵贴近母亲身体时或牵拉患侧耳朵时哭闹得更厉害。

  ④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会使婴儿哭闹,如发热、脑膜炎时呈一阵阵尖声哭叫,可以伴有呕吐、意识障碍等。

  ⑤鼻塞时因呼吸不畅及影响吃奶而哭闹。

  一般来说发生生理性哭闹的婴儿一般情况比较好,饮食正常,哭声宏亮,哭闹间隙期面色、精神正常,当消除因素后哭闹停止、正常活动;而病理性哭闹的婴儿往往持续哭闹不止,有时尖叫,声音嘶哑,常突发性剧哭,难以通过一般的安抚缓解。同时常伴有发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呕吐、腹泻、大便带血等异常情况,仔细的家长甚至可以在腹部摸到包块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去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相关阅读:

婴儿胎记形成原因是什么? 会不会遗传?
婴儿需要天天洗澡吗? 需要看情况!
婴儿湿巾该如何选择?一定要看好这些
抱婴儿时听到脊椎骨响怎么回事? 会对婴儿有影响吗?
婴儿多久游泳一次比较好呢? 婴儿游泳的好处是哪些?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