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宗一:群体环境危险因素中毒对策

  铅元素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它既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表现(如彩陶文化,青铜文化,水管饮水系统),又是各个历史时期技术进步的标志(如世界各地传统医学中的配方,化妆品和工业制品)。在这相伴而行的历史长河中,铅元素对人类健康的损伤和生命安全的威胁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课题(80年代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一篇文章,认为西罗马帝国是由于“铅中毒”而衰亡的)。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飞速发展以及都市化过程扩增失控,铅损伤再也不囿于职业病狭小领域,它已是人类日常生活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必需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各国加紧环境治理和发展高科技污染处理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同程度的铅暴露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基本环境条件。由于儿童对铅暴露的高度敏感,铅损伤的多系统,多器官特点,铅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毒物对儿童心理--智力――行为发育损伤的不可逆性,使得铅损伤的防治和研究成为儿科和儿童保健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

  诸多情况下,对于群体性环境危险因素(诸如铅,镉,汞,锰为代表的重金属)中毒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认识不.因为.既往的认识皆囿于职业性小范围,成人人群意外事件.在职业病防治中就事论事即可应对.但是,对于环境犯罪造成的大面积,幼小人群的中毒对策就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大量的误区和误导会使伤害后果多极放大,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后置层级反应.,破坏社会和谐与稳定.

  科学认识,正确把握是处置群体性环境危险因素中毒的学术准则.具体而言,对环境危险因素对儿童损伤的防范要从孕前防范抓起,以杜绝杜绝后续代际损伤.对既有的儿童损伤,要从一级预防入手,防止毒物叠加积蓄危害波及更多人群..对高危人群和已经中毒但未达到留医的人群,要迅速规则使用重金属去除剂.不能再停留在进食一般营养食物的状态.这是对毒物预防中一般营养物支持的误解和误导.就象螯合剂在重金属中毒抢救中的专署作用一样,金属硫蛋白在重金属的一级预防和防治次级危害中也有不可替代专署作用.此外,作为锌库和微量元素平衡蛋白,金属硫蛋白在清除自由基和平衡微量元素方面可以迅速修复由重金属中毒造成的损伤.上述论断来自于以下的 国际学术积累..

  铅是一种多亲和性毒物,主要损害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血管和消化系统。铅毒性作用可能在血铅水平很低时已经存在,铅毒性作用是无域值性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为: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0.483μmol/l (100微克/升),不管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血液生化变化。(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制订,在1994年举行的第一届全球儿童铅中毒预防被确认。)美国cdc建议所有6岁以下儿童都应进行血铅水平的筛查。血铅已作为筛查的参数。

  铅尘是到处可见的铅暴露源,铅尘大部分来自含铅汽油的燃烧,部分来自于工业污染和含铅。常见铅源:地壳,土壤,尘土,地球运动(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含铅用品(各种油漆,塑料制品,化妆品),食品(松花蛋,爆米花)。油漆的风化。铅尘进入儿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正常的手――口动作和在玩耍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摄入体内。

  一.正如我们在提及儿童营养促进应当从孕前营养准备开始一样,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应当从妊娠期铅中毒损伤入手。

  1. 妊娠期铅暴露对妊娠过程的影响

  研究表明铅具有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即使是低水平铅暴露仍可影响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进程,造成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危害。妇女只有在妊娠期和绝经期,会出现骨铅的大量释放。铅和钙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极其相似,母体在增加肠道内钙的吸收和骨骼中钙的动员的同时,也增加了铅的吸收和动员。胎盘铅较血铅高,是胎盘绒毛老化坏死时,铅伴随钙一起发生沉积所至。在妊娠中、后期,为了满足胎儿发育和骨骼钙化的需要,铅由母体向胎儿的转运也就随之增加。铅从母体向胎儿的转运,在胎盘形成之初就已发生,甚至可能在胎盘循环建立以前就已经开始。

  2. 妊娠期铅暴露对婴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

  3-15个月婴儿身长的增长速度与同期的血铅水平呈负相关。胎儿铅暴露可能与新生儿紧张行为有关。婴儿精神发育指数(mdi)与脐血铅水平呈负相关,儿童8岁时出现行为异常机学习困难问题与出生时脐血铅水平过高有关。产前铅暴露对bayley婴儿量表的mdi和pdi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每增加1个对数单位的产前铅暴露水平(相当于0.483μmol/l),则会降低婴儿mdi约8分。男婴和社会经济地位差的家庭的孩子对铅的神经毒性更为敏感。产前铅暴露水平相对高(脐血铅水平在0.483-1.207μmol/l)的儿童,在2岁时智测成绩要比产前铅暴露水平低(脐血铅水平小于0.145μmol/l)的儿童显著落后,但到5岁时他们的神经发育可以从早期的损伤中恢复或得到部分恢复。

  3. 铅对未成熟脑发育毒性的可能的机制

  胎儿血脑屏障尚未成熟,脑内未成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对铅的毒性作用很少有抵抗力,使得铅进入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铅影响细胞钙代谢,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破坏。铅与线粒体发生作用,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可以与钙调节蛋白或其他钙结合蛋白结合,竞争钙结合位点,这就影响包括神经递质释放的许多神经功能。长期低水平铅暴露,会损害神经网络的早期构建和后期改造,这种影响往往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3个时期,即脑细胞的增殖、神经纤维的延伸的突触的形成,而突触形成的模式则与学习能力有关。延缓未成熟脑细胞中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发育,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异常,铅可通过竞争神经钙黏着蛋白(n-cadherin)分子上的钙或锌的结合位点,扰乱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脑干5-羟色胺水平显著下降,脑干及纹壮体5-羟吲哚乙酸水平显著降低,海马回乙酰胆碱水平降低。去甲肾上腺素、ν-氨基丁酸水平和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下降,谷氨酸、谷氨酰胺等的活性增加。

  二.补充营养物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重金属中毒伤害抵抗能力及相应认识误区

  1.饮食和营养因素对铅毒性作用的影响

  妊娠期铅暴露对子代危害可能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对胎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妊娠期铅对胎儿的毒性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铅的铁缺乏组胎鼠的肾脏毒性更为严重,而限制饮食中钙摄入量,会导致肠道铅的吸收增加,机体铅负荷增加。纠正孕妇钙、铁及蛋白质的缺乏,以及饮食中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可能对减轻胎儿铅暴露水平,减轻铅对胎儿的危害有一定作用。

  食物中存在一些鳌合铅的成分(如植酸、纤维素)和许多无机阴离子(如磷酸根),能够结合铅使其直接从大便中排出,或降低其水溶性而使其不易吸收。正常进食能够降低铅在肠道的吸收率。

  铅吸收和钙吸收有相同的途径和过程。钙离子浓度对铅吸收的影响非常明显,局部钙离子浓度越高,铅吸收率越低。钙对铅吸收的作用发生在肠道水平。铅和钙在胃肠道吸收时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竞争性抑制的机制。

  在储存铁下降、尚未出现临床缺铁症状时,组织中的铅含量已增加6倍。膳食缺铁或出血引起的机体铁营养不良能增加铅的吸收,补铁能降低和预防由铅毒性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铅负荷过高和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两者的损害有相加的作用,两者的联合作用大于任一的单独作用。富锌膳食能够减少组织中的铅蓄积和铅的毒性作用的影响。影响部位在消化道。锌还能拮抗铅对σ-alad的抑制作用。

  2.认识误区:

  在饮食和营养因素对铅毒性作用影响的基础研究结果的提示下,也产生一些误区,甚至误导.例如,宣传这些饮食或营养物具有驱铅作用.一些商家大肆宣传钙驱铅,牛奶驱铅,维生素驱铅,微量元素驱铅等等.有的人比照职业病营养补助宣称这些营养物可以驱铅.误导的 原因是,这些人没有分清细胞水平或组织水平研究与整体研究结果的区别;没有弄清增强营养,提高对抗力和清除毒物的区别.混淆了一级预防措施和二级治疗用药之间的区别..不明白一般蛋白质和金属硫蛋白在清除重金属方面的本质区别.这种误导会贻误时机,延误治疗和一级预防.产生更多的次级危害.遗留长久的不可逆损伤..在处置群体性重金属中毒事件中,一定要避免这种群体性误导和群体性延误..几年前猖獗一时的伪假驱铅产品恶意宣传,包括撰写所谓的报告文学,院士助阵,洋人推荐,使得很严肃的保护中国儿童免受铅损伤危害的医学行为变成了丑恶的商业闹剧.同时,为否认铅中毒是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舆论打开大门,酿成今天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如果处置不当会迅速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和谐于稳定.这是我们要高度警惕的.

  三.防治措施:

  1.经常洗手。一次洗手可以消除90-95%附着在手上的铅,避免消化道摄入。特别要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2.清洗用具。凡是小儿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文具,或易舔触的家具均应定期擦洗去除铅尘。

  3.家庭扫除。定期作扫除,用水和湿抹布清洗室内,去除铅尘。食物和餐具加罩,遮挡铅尘。平日常开窗流通空气。

  4.个人卫生。家长(特别是职业接触铅或长期在街边工作的家长)按规定下班前洗手/澡,进屋前更衣。小儿不去街边玩耍,长期停留,避免吸入汽车尾气,铅尘。

  5.营养导向。少吃含铅食品(如松花蛋,爆米花),多吃含钙食品(如牛奶,乳制品,豆制品),含铁食品(如蛋,肉,血,肝)和含锌食品(如肉,海产品)。定时进餐,不要不吃饭,空腹时铅的肠道吸收率倍增。

  6.药物驱铅。 3级血铅水平以上者(具体操作见有关药物/急救手册)。

  7.非药物驱铅。1-3级血铅水平者。 这里非药物驱铅是指在1-3级血铅水平者中使用金属硫蛋白(中华儿科杂志 41(7):510-514,2003)。

  血铅水平分级:

  1级: 小于 100 微克/升 可接收水平 非药物驱铅

  2-a级: 100-149 微克/升 轻度铅中毒 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铅 非药物驱铅

  2-b级: 150-199 微克/升 轻度铅中毒 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铅 非药物驱铅

  3级: 200-449 微克/升 中度铅中毒 1周内复查血铅 非/药物驱铅

  4级: 450-699 微克/升 重度铅中毒 48小时内复查血铅 药物驱铅

  5级: 超过 700 微克/升 极重度铅中毒 立即复查血铅 药物驱铅

相关阅读:

蔬菜虽然好,宝宝不能乱吃,新妈妈须知8个饮食禁忌
毁掉孩子一生的种烂教育
孩子惯用左手好不好?详细解析,孩子左撇子的利弊
4-5岁宝宝该教什么?专家提示 5种生活技能至关重要
为什么孩子只吃肉不吃菜?专家告诉你孩子挑食谁的错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