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让人生气 父母要掌握教育小技巧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本能反应往往是打骂,以为吃了苦头就能长记性。不过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惩罚本身比惩罚的原因更容易被记住,并且他们会把精力放到如何去“报复”父母身上,反倒更不愿意去想到底自己有什么不对了。

  案例一

  为什么宝宝会不听话:

  晓峰上幼儿园快半年了,那天去接他,真没想到他“皮”成那个样子,不好好过马路,在路中间跳来跳去,太危险了!我马上严厉地呵斥了他。事后却发现一点用都没有,他反而变本加厉更不听话,该怎么办? ——忍无可忍的晓峰爸爸

  专家解析 逆反心理在作怪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本能反应往往是打骂,以为吃了苦头就能长记性。不过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惩罚本身比惩罚的原因更容易被记住,并且他们会把精力放到如何去“报复”父母身上,反倒更不愿意去想到底自己有什么不对了。

  爸爸妈妈应对有招

  场景1

  晨晨看到爸爸修车的螺丝刀就非常喜欢,妈妈和晨晨说了几次这样危险,他却越玩越起劲,还模仿电视里耍剑。

  错误做法

  妈妈一把夺下螺丝刀:“戳到眼睛怎么办?你要吓死妈妈啊!”

  错误原因

  恐吓骂人只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让孩子乖乖听话起不了任何作用。

  正确做法

  妈妈拿起螺丝刀,戳一下自己的手心,表情痛苦但不夸张地说:“好痛啊!”然后轻轻戳一下晨晨的手心,让他也感觉到“痛”。之后趁孩子不注意把螺丝刀放到安全处。

  专家总结

  对于可能危及孩子安全的行为,要迅速而坚决地制止,同时简单明了地告诉孩子原因。只有当孩子知道父母是为了他好,他才会变得听话。来看看教育书中的方法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来看看她们在书中交给我们的方法吧。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避免指责和埋怨,注意不要在句子前加“你”,如“你把牛奶洒了”,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多说“我们”会比较好,如“牛奶洒了,我们需要一块抹布”、“瓶子打碎了,我们需要一把扫帚”。

  曾经“言听计从”的孩子,怎么突然不听话了呢?父母们先别太心烦,如果能从孩子的角度看,知道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也许能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哦!

  场景2

  小美两岁了,平时在家比较乖,一出门就变了,如果她想要的东西不被满足,就会蹲在地上大哭大闹,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让我很丢脸。凶她一下,她就哭得更起劲,该怎么和她说,她才能听呢? ——颜面扫地的小美妈妈

  专家解析 情绪需要初露端倪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仅运动、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了很多复杂的情感,比如羞愧、难为情、愤怒、内疚、尴尬等,原来个性并不强的孩子,如果当着外人的面受挫,容易情绪波动,不愿服从父母。

  儿子勇勇两岁半,以前非常听话,现在什么都喜欢跟人作对。有时出门给他多穿衣服,一不注意就自己脱掉了,和他解释很多次不穿衣服要“生病”,他也不听,还自说自话,真是累啊! ——精疲力竭的勇勇妈妈

  专家解析 思维模式还很单纯

  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苦心,很多时候是源于和父母在思维模式上有所不同。父母需要安全、健康、秩序、礼貌,而孩子不需要这些,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快乐、尽兴和满足。孩子思维上的这种简单需父母耐心地引导。

  洋洋和妈妈在邻居家玩,起初还跟哥哥一起玩得很开心,后来不知为什么起了争执,吵着吵着就跟哥哥打起来了,妈妈大声叫她停下来,可就是没有用。洋洋照样大哭大闹,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

  错误做法

  妈妈一面大声训斥洋洋,一面匆匆把她拉回家。

  错误原因

  孩子是不会莫名其妙蛮不讲理的,一定有什么原因。妈妈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失控。

  正确做法

  妈妈走到洋洋身边蹲了下来:“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稳定好孩子的情绪之后,再做出决定。

  专家总结

  寻找孩子不听话背后的情绪,理解、帮助、甚至代替孩子表达出这种情绪,这样做能够获得孩子的认同,从而换来孩子对父母行为的尊重。

相关阅读:

蔬菜虽然好,宝宝不能乱吃,新妈妈须知8个饮食禁忌
毁掉孩子一生的种烂教育
孩子惯用左手好不好?详细解析,孩子左撇子的利弊
4-5岁宝宝该教什么?专家提示 5种生活技能至关重要
为什么孩子只吃肉不吃菜?专家告诉你孩子挑食谁的错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